铁门关由来:河海陆交汇故名"铁门关"

2013年12月06日 11:11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黄河尾闾左岸的利津县汀罗镇(原罗镇乡)是笔者的故乡。该镇的前关村是盛名的“铁门关遗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黄河尾闾左岸的利津县汀罗镇(原罗镇乡)是笔者的故乡。该镇的前关村是盛名的“铁门关遗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铁门关始建于何时史料无确切记载,但迄今在利津及其周围地区一直传有“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城”的说法。据《利津县志.古迹》记载:“铁门关在县治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户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据此看来,铁门关至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据传,金初,前关村一带濒临渤海,是大清河入海口处,附近并有数条宽深不等的自然海沟,是船只停泊的理想之处。随着渤海南岸盐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外地商船往返剧增。金朝为控制盐业贸易和扼制海滨之险在此设立关津,方圆约五华里的城墙由土坯垒成,东、西、南、北各有城门,城门嵌满铁钉,古人称为“铁门”。因这里是河、海、陆交汇处,故名“铁门关”。铁门关城内有座龙王庙,另有关帝庙和土地庙,过往船员及客商常到庙内进香许愿,祈求神灵保佑平安。

  起初,铁门关城内住有百余户人家,以小型晒盐为生,水陆运输并不发达。传说有一年某夜渤海狂风骤起,南方一支船队在海上迷失了方向,情况万分危急。忽然有人发现西南方半空中有盏红灯,船队竭力朝红灯驶去。渐渐地风小浪平了,船队竟进了避风港,但悬在半空中的红灯却不见了。天亮后才知这里是铁门关,脱险的船员们认为是铁门关龙王庙的龙王爷发善救了他们,于是赶快到龙王庙烧香、磕头,并许愿立即重修龙王庙。重修的龙王庙全部由长方石料砌成,庙顶由黑色弧形片瓦铺成,内壁上绘满千姿百态的腾龙。于是,“铁门关神关”之说很快传播了开来。前来停泊的各类船只日益增多,通往内陆也有了官道,铁门关经济逐渐兴盛了起来。

  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有一朱氏客商倡议在铁门关修建戏楼,并率先捐银元若干,各商号、船商、渔家也纷纷捐献。从胶东运来建筑材料,组织数百工匠,历时一年建成。戏楼主体高13米,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9米多。下层用砖砌一拱门,上层为舞台,由木板铺成,内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戏楼建成后,方圆千里的各类戏班纷纷来铁门关演出,每年演出的时间达200多天。

  明朝中期,铁门关一带有永阜、丰国两大盐场,大量食盐需要外运,这里又河海相接,水陆运输四通八达,铁门关发展成了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输出要地,每天有数百艘船只来往于此。日本、英国、朝鲜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商船也时常光顾。虽然土城墙已不完整,但居民却由原来的百余户猛增至千余户,外地不少商家也争相前来铁门关购置地盘做起生意,铁门关面积迅速扩大,有数十家大商号,饭店、酒馆、商铺、旅店等应有尽有,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景象。据《利津县续志》载:“昔济水由利津入海,名曰大清河。河门通畅,南北商船由渤海驶入河口,在铁门关卸载,由河内帆船转运而上。彼时物品云集、商人辐辏,此为商业最盛时期。”铁门关兴盛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

  自清末开始,由于海啸和蝗虫、霍乱及重度旱涝灾害连年,尤其是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泛滥频繁,铁门关屡遭水淹,面目不堪。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久住铁门关的商人陈红军和海运商张乐民牵头组织捐献,对铁门关戏楼和庙宇等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整修。聘请名画家李燕和其徒弟王挺萃勾画戏楼的木柱,雕刻了戏台前檐的花格木棂,重绘了庙内的壁画。这次大修,一些外商也捐了不少银两,捐献者的名字刻在了一尊高两米多的石碑上。

  由于后来黄河水患频发,铁门关建筑物和盐场逐渐被淤没,加之黄河入海口“拦门沙”所致,河海通行也被隔断,铁门关日趋衰落。千余户居民大多迁走,未迁走的被迫易商垦植。《利津县志》载:“迨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夺道入海,当时尚不为大害。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关被黄河水淹没,将码头迁至县城东关,大船即不能驶入,仅有河内较小帆船往来驳运,商业即见衰落。光绪末年,海陆土匪相继而起,上船停止,河门荒废。”

  后来,黄河入海口一带广阔的新淤地上不断迁来垦荒的移民,人口和村庄日渐密集。新中国成立后,铁门关被命名为前关村。1957年,铁门关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普查时,又改为“铁门关遗址”。清代铁门关龙王庙“庆献龙宫”的牌匾现保存于利津县文管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