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智圣:东方朔

2013年12月22日 17:08作者:来源:大众网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乐陵)人”(《山东通史》),是西汉著名的辞赋作家,又被后人惯称为智圣。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乐陵)人”(《山东通史》),是西汉著名的辞赋作家,又被后人惯称为智圣。

  东方朔幼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聪明好学,二十多岁时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深得乡里器重。时值汉武帝广招贤良之际,东方朔上书自荐说:“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他这种毫不谦逊、锋芒毕露的言行让汉武帝称奇不已,任他为公车令,后又待诏金马门,再拜为侍郎。

  汉武帝喜欢游戏,为政之暇,常出谜语,让侍从猜解。东方朔才思敏捷,每猜必中,应答如流,很快得到宠幸。而他则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屡屡向汉武帝谏议国政。汉武帝对东方朔表现出的才智、胆识和忠诚十分欣赏,授予他太中大夫、给事中之职。

  汉武帝好大喜功,喜欢臣下歌功颂德。一次,武帝问东方朔:“你认为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啊?”东方朔回答说:“圣上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要不众多贤人怎么都辅佐您呢,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来做丞相,孔丘来做御史大夫……”东方朔一口气将古代32个治世能臣都说成了汉武帝的大臣。他语带讽刺,但又装出一幅滑稽相,使汉武帝笑恨之余,又确实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诫子诗》、《平乐欢猎赋》等,后人编为《东方太中集》。《汉书·艺文志》原有《东方朔》20篇,今散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西晋著名文学家夏侯湛写有《东方先生画赞》,后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刻碑,此碑今保存在陵县。在历代乐陵县志中对东方朔均有详细记载,并载县城建有东方朔祠,在西晋时又在县城西一里处建东方朔阁,祭祀香火甚丰。清朝末年因战火损毁,现尚存顺治时《东方朔阁记》一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