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鼓舞又名跳鼓舞,起源于元朝

2013年12月11日 20:20作者:来源:大众网

  蹦鼓舞又名跳鼓舞,它流行于我县东部糜镇、宋家、滋镇、义渡、郑寨、神头等乡镇。

  蹦鼓舞起源于元朝,据老艺人王正成介绍,蹦鼓舞在元朝时是供统治者过节、迎宾和宴享受用的。舞队并不庞大,由俊美的童男少女组成,四、八或十二个童男舞鼓,四、八或十二个少女舞扇,另有一个翻穿皮袄手持甩子的鞑靼人,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任意戏弄其他角色。随着元朝的灭亡,这个角色由尊至卑、由正变反、由俊变丑,但衣着打扮始终未变,是元朝统治者的代表,据此,蹦鼓舞源于元朝无可置疑。

  随着时代的变迁,蹦鼓舞成了广大群众同观共赏、同欢共乐文娱形式,在发展提高蹦鼓舞动作的同时,还陆续增添了各类代表性角色,如老生、小生、民医、青蛇、白蛇、彩婆、傻公子、棒手等。后来以蹦鼓舞为主,同太平车、旱船、龙灯、荷花灯、霸王鞭、跑驴、武术、高跷等秧歌混编。解放后,有的又增添了工农兵角色,增添了说唱形式,歌唱党的好领导,歌唱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通过各类舞蹈、秧歌等形式的混编,各界代表人物的不断增加,自然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有别、特点各异的大型广场秧歌组合。秧歌队伍之大,有的上百人,较大的村镇达三、五百人。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如“跑圆场”、“四门斗”、“十字街”、“剪子股”、“龙摆尾”等。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歌舞、小戏,如“太平车”、“跑驴”、“舞狮”、“清唱”等轮次出场表演。

  蹦鼓舞有史六百年来,经久不衰,每逢元宵佳节,群众便自发地组织起秧歌舞队,走街串村地表演,相沿成俗,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表演艺术。

  1983年,在开展的民间舞挖掘工作中,发现了这一独特的舞蹈形式,经陵县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把它从与其他形式的秧歌混编中独立出来,从鼓、伞、扇的动作画面,到装束打扮,都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加工,使这一民间艺术珍珠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1988年纳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整理后的蹦鼓舞分舞伞、鼓子和扇,以鼓为主,伞、鼓、扇相互穿插。

  伞用木料做伞杆,竹片做伞顶,外套伞裙。伞顶直径为六十五厘米,杆长一百二十厘米,伞顶有红、黄两块二十厘米见方的绸巾,交错相压,形成伞角。伞裙有红、绿两层绸制成,上半部围着二十五厘米宽的绿绸,下半部露出八厘米宽的红绸。

  舞伞者为青年打扮,头扎米黄色绸巾。上身穿米黄色中式绸褂,桔黄色镶边。紫色绒坎肩。扎紫丝绒腰带,镶金边有金花服饰。下身穿米黄色绸裤。脚穿米黄色快靴。

  舞伞有一、二、三、四把伞之分,第一把伞是领伞,动作为:插花盖顶、小滚伞、大滚伞、五花跟头伞、黑虎钻裆。舞伞动作的韵律是:持伞要放松,上身要端平,伞在手中转,脚下颤而轻,舞伞绕身转,伞随惯力行。

  鼓子:高三十二厘米,鼓面直径十四厘米,鼓邦钉有一条长十二厘米、宽三厘米的皮带,做为舞者的持柄。其槌为鞭形,是一根二十三厘米长的木棍,系着一条十三厘米长的皮条组成,皮条顶端结一圆疙瘩。

  舞鼓者为年轻武士打扮,头包蛋青色绸巾。上身穿蛋青色中式绸褂,绿色镶边。系蛋青色腰带,绿色镶边并有绿色花饰。下身穿蛋青色绸裤。脚穿蛋青色快靴。

  鼓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槌,边击鼓边舞。动作为:十字步打鼓、扭步打鼓、商羊腿打鼓、小射雁跳打鼓、飞脚打鼓、转身打鼓、踹雁打鼓。鼓的动作韵律是:飞脚腾空似虎跃,踹雁探海空中飘,平地跃起要干拔,落式煞架稳又牢。

  舞扇者为姑娘打扮,头梳大辫,右侧插花,戴耳环。上身穿粉红色绣花大襟绸褂,下着桃红色百褶长裙,脚穿粉红缨子鞋。一手持扇,一手拿一粉红色纱巾。扇子为粉红色竹制绸扇。舞扇者的动作为:碎步跑、扭十字步、小射雁跳。

  蹦鼓舞以蹦跳为主,舞姿朴实飘逸,动作幅度大而节奏性强,在大鼓、小鼓、锣、钹、镲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以领伞为前导,随着节拍,伞鼓伴舞,鼓扇交往穿插,蹦跳扭打,变换着队形,摆出各种阵法,行如游龙浮云,跳似丹凤如林;气势恢弘,刚柔相济,时而象黄河咆哮,时而如流水潺潺,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给观者以心灵的震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