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堤的传说:鲧的儿子是禹

2013年12月13日 20:05作者:来源:大众网

  临邑县德平境内,有一个关于鲧堤的传说。现属于临邑县翟家乡的鲧堤刘村就是因附近留存有一道鲧堤遗迹而得名。

  传说尧舜时期,洪水常常泛滥成灾。有个叫鲧的青年,立志要为人民治服洪水。为了表示决心,他还立下军令状,承诺“洪水不止誓不回”。但是洪水太大了,沙土太散,黏土太软,当时人手又少,工具又简陋,拦水堤坝常常修到半截就被洪水冲毁,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有一天晚上,鲧正苦于没有治水良方,忽然听见附近有奇怪的声音。他走过去一看,只见空中有一只猫头鹰边飞边叫:“息壤!息壤!”而地上却是一只巨大无比的神龟在扒拉一些红色泥土。最奇特的是被神龟扒出的那些泥土转眼已有一人多高。鲧赶忙率人从中取了一些被猫头鹰叫“息壤”的红色泥土,发现它质地细密结实、可塑性强却又十分易于铲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将其用于治水,眼前迅速长出一道长堤。就这样,鲧带领着大家在全国各地修筑起道道“息壤”大堤,治水工程接近尾声,眼看洪水也渐渐平息。大家因此对鲧很是爱戴。

  当这件事情传到一个叫共工的人那里时,共工十分嫉妒,就到处散布对鲧不利的话,还编造瞎话说“鲧治水纯粹是为了个人逞能收买民心,其实鲧早就想夺取大王宝座”。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很多河工离鲧而去。可惜治水工程功亏一篑、半途而废。见此结果,鲧忧愤地对天长叹:“我死了也要化作治水的龙!”说罢,鲧自沉水底,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鲧死后,从他的胸膛里飞出一条龙,就是鲧的儿子禹。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三过家门而不入”,并采用更加灵活的疏导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灾害。后人为了纪念为治水牺牲的鲧,把遍布九州的道道拦洪长堤都叫作鲧堤。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存至今的鲧堤已经不多见了,因此,鲧堤刘的鲧堤遗迹也就更加珍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