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概况

2013年12月13日 20:23作者:来源:大众网

齐河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辖9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427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万。齐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距离济南最近的卫星城。

  齐河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辖9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427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万。齐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距离济南最近的卫星城。

  【地形地貌】齐河县系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地貌形态受黄河影响甚大。境内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海拔高程(大沽)在19~35米之间,自然坡降七千分之一左右。而垂直黄河方向又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左右。全县以马集镇潘庄为最高点,高程35米;大黄乡大黄洼(黑牛庄、王洪、生官屯一带)为最低点,高程19.5米。

  【气候】 齐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冷热季和干湿季明显,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时有涝,秋季凉爽常有晚秋旱,冬季严寒干燥雨雪稀少。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夏至最大为76°44′,冬至最小为29°50′,春、秋分略介于两者之间;昼长时间,夏至最长达14小时34分,冬至最短,为9小时26分,春、秋分为12小时,从而形成冬寒、春暖、夏热、秋凉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3.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1℃,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5℃;极端最高气温41.8℃,出现在2002年,极端最低气温-18.7℃,出现在1990年。年平均降水量521.2毫米,最多年844.9毫米(1990年),最少年233.9毫米(2002年);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5天,最多年84天(1990年),最少年52天(2002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高度集中,7月份降水量216毫米,其次是8月份,为135毫米,两月合计占全年降水量的57%;2007年7月18日日降水131.9毫米。年平均日照2413.4小时,日照率60%,1986年最长为2810.7小时,2007年最短1989.1小时。年平均风速2.2米/秒,无霜期235天。

  【水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徒骇河水系,流域面积1361.61平方千米,主要河道一级河有赵牛新河、老赵牛河、戚官干沟、六六河、齐济河5条,总长113.91千米;二级河有圣经河、中心河、新巴公河、新十八户河、邓金河、柳官干沟、晏黄沟 7条,总长101.2千米;三级河有老巴公河、温聪河、倪伦河3条,总长81.3千米;四级河有双庙干1条,长8.2千米。河流总长度304.61千米。

  【矿藏及其他资源】齐河县资源丰富,地下矿藏有煤、石油、温泉、优质矿泉水等。其中煤储藏量为60亿吨,地质储量6.11亿吨,已经开发的有赵官和邱集两个矿区,赵官能源公司井田总面积5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5亿吨,年产量90万吨,产品有无烟煤、贫煤、焦煤、气煤、肥煤等共11个品种,中低挥发分,中高热值,宜作为化工原料和动力用煤;邱集煤矿矿井井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61亿吨,年产量45万吨,主要产品是气煤和肥煤,煤质较差,多用于动力煤和电煤。

  【自然灾害】 齐河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霜冻、连阴雨、暴雨。其中以涝最为明显。1994年6月24日~7月8日连降大雨,全县累计平均降雨410mm。其中雨量最大的有焦庙、富足店、赵官、刘桥、大夫营、华店、焦斌屯、贾市、仁里集等乡镇,7月6日24小时降雨200毫米以上,累计降雨量达500毫米以上,全县113万亩耕地全部泥涝,64万亩农作物严重积水,一般水深20~30厘米,最深处达1米。县城路面全部积水,深30~50厘米。2007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出现连阴雨天气,致使所有乡镇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得不到及时的晾晒部分发霉、发芽,部分夏季水果腐烂。受灾人口78000人,共计经济损失达9000万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