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与武城弦歌台
在武城县卫运河西5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名唤子游庙,(现区划归故城县建国镇),这是个古老武城县的一古老村庄。自汉代起此地就建有子游庙和弦歌台。这即为武城被称之为“弦歌古郡”渊源。
在武城县卫运河西5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名唤子游庙,(现区划归故城县建国镇),这是个古老武城县的一古老村庄。自汉代起此地就建有子游庙和弦歌台。这即为武城被称之为“弦歌古郡”渊源。
明.嘉靖《武城县志》记载:“子游庙,位于城西十里子游庙村。论语所载:子游为武城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圣哲子游……曾为武城县令,以礼乐教民,政绩斐然,孔子闻歌而赞之。子游庙村东首,弦歌台高约九尺,方圆数百坪,殿堂四五间,后有寝殿,有碑,乾隆年间知县胡良显立。后改为县立第四高级小学校址,殿堂、寝殿为教室,弦歌台为学生活动的场所。石碑立于台阶旁,成为庙校之标志。”
日月如梭,沧海桑田,往事越千年,子游庙宇和弦歌台谢已荡然无存,这个老地方早已成为子游庙(今也唤关庙)村村委会大院。 武城县自古被誉为弦歌古郡,其美称即来源于孔子的高徒子游出任武城邑宰(县令)后,提倡以诗书礼乐为教,使境内有弦歌之声的缘故。(《论语·阳货》载,: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子游到武城邑执政。有次孔子由齐国到卫国途经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意谓治理区区武城小邑,何必用礼乐大道?)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到唐玄宗时,子游被追封为吴侯,宋代又被追封为丹阳公,后称吴公。今江苏常熟仍存有言偃宅,言子墓等遗迹。“从祭至圣朝,武城乡贤首祀之,自前明县令金守谅始。(清.武城县志)
子游在武城发现人才没有?《论语》:“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经,非公事未尝至偃室也”
史料记载,澹台灭明(子羽)生于春秋末期(前512年至?),鲁国武城人,比孔子少39岁。后唐开元27年,被追封“江伯”,宋封金乡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明嘉靖《武城县志》记载:“澹村在武城西域北四十里兀兰屯之后,春秋时澹台子故居,乾隆三年知县胡良显表以石碑在河西”。即今德州武城卫运河西澹村是澹台灭明故里,现已演变为三个澹村。另外,武城还有一子路村,是因孔子的学生子路教书路过此处而得名。武城絃歌台榭北还有一行杖里村,是因子游在此杖责不规之徒而得名。可见孔子弟子在武城的影响之深远。
武城县文化馆现存有一大块元代石碑。这块风蚀斑驳的石碑高2米,宽O.97米,厚0.27米。是元代大学士王鄂所题撰的《丹阳公祠堂记(即子游祠)》,它记载了子游出任武城宰时以诗书礼乐琴弦之声教化民众之事。
明嘉靖《武城县志》卷一中有首关西吕楠状元路过该武城时作的《过子游祠》诗中写到“城西十里子游祠,犹是汉朝建县基。若问弦歌周末地,白云遥知鲁东陲。”从《过子游祠》一诗中,可看出子游死后,深受武城人拥戴,在汉朝时就于武城城边建了子游祠,供百姓悼念祭祀,并相继在此建立了弦歌台、弦歌书院,兴办庙学,大力推广儒学文化,教化民众提高文化素质。
明嘉靖《武城县志》卷一中载有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1285-1353,字梦臣,号华锋,(德州禹城人,元代状元,官至荣禄大夫)撰写的《弦歌书院记》一文,记述了:“丹阳公祠(即子游祠)旧在武城县城西十里,故县中,岁久摧坏…….乃择地县治异隅创新祠,设像其中即祠所构书院。以(元代)泰定乙丑春(公元1325年)兴役,迄明年(1326年)夏告成。孔子弟子言氏名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岁其仕为武城宰,盖年甚少,而能以礼乐为教,而致弦歌之冶……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利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中国身通受业为孔门高弟,列于文学之科又为鲁所器重,委以民社武城之政。不小其邑,推行学道爱人之语,以诗书礼乐熏陶其民。使弦歌之声复闻于今,……”言偃深受人民拥戴,自汉代起到明清多次修建子游祠(即丹阳公祠,吴公祠,子游庙),修建弦歌书院,学校,兴办教育,“使境内有弦歌声”。为此“割田二百亩州学田,高唐、武城、夏津三县亦各增三百亩……”由此可见子游执政武城以孔子倡导的礼乐教化的儒家之道治理,对武城后世影响何等深远。
武城宰言偃,提倡以礼乐为教,使境内有“弦歌之声”,转述了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的论点”。《史记》、《论语》书中多处讲到子游,提及了子游为武城宰的政绩斐然。明嘉靖《武城县志》录有缅怀子游的文9篇,诗19首之多。明代大学士南阳李贤作的《重修武城儒学记》记载:昔着言偃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而民化之,兴起弦歌之声……。翰林学士蜀江周洪谟写的《重修丹阳公祠》等,对子游执政推崇儒学文化教化民众,境内有弦歌之声,使武城俗变风美给予高度评价。
有人认为:子游任宰的武城不是德州的武城,而是别的地方的武城。这观点仅是一家的观点,个人见解。 个人的推测、判断不等于事实。假如是指他地的武城又有何证据?在哪本史书、文献或地方志中明确记载过非德州武城?是今天的哪个地方?没有!只有德州武城的地方志和《论语》、《史记》的记载相吻合,该弦歌古郡的地理位置,仁义礼智信的淳朴民风、历代传承儒学学风相符。
大明朝建国后,迁都北京,南京仍为留都。那时无铁路、无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是南北交通运输唯一的交通线。大运河穿越武城境内140多里,渡口水驿较多。历代官员的调动,南来北往路径武城时,下船观光,留下大量诗词歌赋。武城地方志中记载,有历代诸多官员名士撰写诗词歌赋来赞扬子游,赞美武城这弦歌古郡。难道历代名公巨卿们都一律考证错误?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元代大学士王鄂等官员比今日距子游生活的春秋时代更近,考证更容易,众先贤认为无误才作了那么多的词赋诗歌来赞咏子游和武城“弦歌古郡”。今日之人有什么证据来推翻众多古人的考证?正史中没有记载的史实,在野史、历史文献、地方志中可能就有记载。历史资料记载的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记载相吻合,德州武城在春秋时已是小邑。战国时的地图上武城已被明显标明为县级邑,标的是“东武城”。 一个城邑不会短短几年时间形成的。“东”字是后人加的,是为区别于当时其它地方的武城,而当地人只言“武城”。
明嘉靖《武城县志》、清乾隆《武城县志》旧志记载: “武城(今德州武城)春秋为鲁地,战国为赵地,平原君封。秦为巨鹿郡,西汉为清河郡,东汉为清河国”。( 春秋自公元前770年—476年,战国自475年—221年。)春秋末期,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陬邑(曲阜人)任鲁国大司寇)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孔子56岁又从司空做了司寇。 后因鲁国王季恒子一味玩乐,孔子失意弃职离去,前502年开始带领部分学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游说周礼,颠沛流离,到处碰壁。曾到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时间长达14年,后回鲁国著书,3年后,73岁逝世。据史料记载,孔子最远至楚国等,最北到过武城。
又如:过去武城人爱演的武城戏《秋胡戏妻》,亦称《桑园会》,该剧的历史故事就是一件春秋时武城属鲁国的有力佐证。大意是:春秋时,鲁国的武城人秋胡外出到陈国(今河南陈州)求取功名,多年后回家,回武城后,在路上遇采桑美妇人,因不知为其妻而戏之,引发出美妻羞恼投蔡河身亡的悲剧故事(蔡河位于武城南部),此掌故千古流传,在武城历代县志有记载。古籍记载秋胡是武城人而不是夏津、高唐或其它县人氏。这也证明武城小邑在春秋时期属鲁国,已是城镇。武城地方志记载:武城“夏、商时属兖州地。”“春秋为鲁地,战国时为赵地。因武城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滨于漳卫河之畔,土地肥沃,漕运便利,自春秋以来,列国称雄诸侯争霸,武城屡为各诸侯国或省区交界处,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武城政区所属变化较快,时属齐、时属鲁、时属赵、时属晋。(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诸侯称雄形势图”记载:春秋时武城一带曾属齐国西部边境地。《齐鲁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一书中也提及:春秋初,西自清河,东至大海为齐国。)。武城距孔子的故乡曲阜仅三百多华里,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其儒家学说,路过武城极有可能。孔子做中都(今汶上县)宰时,距武城邑更近,来武城更方便。武城属齐国、鲁国时,孔子不出国门便到了武城。
假如仅凭《史记》中没有记载子游任宰的武城是德州武城就作出判断予以否定,未免证据太不足。《史记》是汉代代司马迁所著。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 87?年)生于西汉初年。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司马迁38岁时,司马谈病逝后司马迁承袭父职,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42岁才开始整理史料,撰著《史记》,不久(前99年),因为败将李陵说话,汉武帝发怒降罪,处于宫刑惩罚,他继父遗志,在狱中发愤坚持写《史记》。(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是专心致志写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司马迁距春秋末期已有400多年,华夏地域广阔,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行迹也不一定调查的那么一清二楚,他没查清写入史册的史实,不见得地方志不写入。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湖南人,天顺进士,礼部尚书)来武城时作诗“武城怀古”曰:
野堠东连鲁,荒城北带河。远山藏雨暗,老树得春多。古邑今如此,贫民奈尔何。使舟停卫浒,侧耳听弦歌。
清.夏津县令刘信烈(广东人)来武城时作诗曰:《武城怀古》“地以先贤重,临风感慨生,斯民非往昔,吾道属兹城,河水帆樯接,歌台里苍荣,我来惭窃禄,俯仰不胜情。”
光阴荏苒,往事越千年,弦歌台榭早已消失不见,但弦歌之声世代嘹亮,武城被誉弦歌古郡的美称却世代流传。沉积了丰富儒学文化底韵的弦歌古郡,自古至今英才辈出,这首先应归功于子游。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