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是德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

2013年12月17日 12:52作者:来源:大众网

夏津县是德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有天齐庙(亦称东岳庙)、碧霞宫、观音阁和佛教活动中心以及基督、天主教的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10余处。

  夏津县是德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有天齐庙(亦称东岳庙)、碧霞宫、观音阁和佛教活动中心以及基督、天主教的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10余处。至2009年全县有信教群众250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其中,道教信众22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银城街道、雷集镇。佛教信众有2500多人,其中皈依弟子1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郑保屯镇、白马湖镇、双庙镇及银城街道。基督教信众2万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有活动场所106处,其中教堂3处。天主教信众400多人,主要分布在苏留庄镇、新盛店镇、渡口驿乡,活动点3处,其中教堂1处。伊斯兰教信众以回民为主,有400余人,主要分布在银城街道和白马湖镇。

  佛 教

  佛教传入夏津历史较为久远,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记载,县境内寺院有19处之多。明代是佛教活动的鼎盛时期,清代佛事渐衰,至民国后期县域内寺院逐渐倾圮,20世纪60年代县域内寺院全部绝迹。佛教在民间影响深远,部分信众在家中摆设佛堂,安佛诵经,佛事活动逐渐转入民间。1993年全县有佛教信士1000余人,21世纪以来发展到1800余人。经10余年的发展全县佛教信众较多的活动场所有4处,其中以县城东郊的佛教活动中心规模较大。

  1996年,郑保屯镇七屯村张洪贤集资7万余元,于家中修建起一处道佛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观音阁。占地100平方米,建有正殿2间、偏殿4间,正殿供奉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药师佛、燃灯古佛等诸佛教塑像,偏殿供奉有玉皇大帝、碧霞元君等神像。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信士集中修课时间,平时参与活动的信士约40余人,每当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到场人数较多,人数最多时达500余人。2002年,吴井村佛教皈依弟子王世生等人在城南南屯子村租赁院落一处,建立佛教活动中心,从事佛教活动,当时有信士100多人。2007年,因城区扩建,中山路南延,佛教中心遂迁址于塔坡村。两年后,佛教活动中心又从塔坡村迁至城东三里庄村东。未几,佛教信士们筹资,在吴井村东购置一座废弃的工厂,利用300多平方米房舍重建佛教活动中心,彩塑西方三圣和地藏王菩萨像,置办各种法器,开始佛事活动。每天做早、晚功课的有20至30人不等,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日聘请法师授课,届时,有200多信士参加佛事活动。至2009年该活动中心已发展信士1000余人,其中皈依弟子近500人。该中心除自己按时进行佛事活动外,还经常与济南千佛山、清河快活林、山西五台山等佛教法师交流学习。

  迄于2009年底,全县有佛教活动场所4处,信士已愈2500人,其中有皈依弟子1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银城街道、郑保屯镇、白马湖镇、双庙镇等地。

  夏津县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在民间影响极其深远,自古以来,夏津人无不于传统节日供奉玉皇大帝及道教神明,春节期间尤为普遍。建国后,信奉者曾相对减少,但多于家中私下供奉。迄于20世纪90年代初,信仰道教者由零星供奉神位发展到有组织的宗教活动。由是时起,因市场经济的形成,人们的经济观亦愈益浓厚,因之人们供奉财神的越来越多,尤其经商者,更是顶礼有加。大多店铺、超市即在门市部中供奉财神,并以电子香烛常年供祭。1993年,本县人王议浦(一善)自筹资兴办“佛缘轩”,址在原棉花交易市场北侧,进行佛事活动,并交流佛家经书,研究佛学。后因参加活动人员渐增,遂于2009年1月,迁于九龙湖以南,254省道东侧,租赁楼房一栋。并经县宗教局批准,省宗教局备案,建成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活动场所,称“会盟九龙阁”。以“遵纪守法,报效国家,共建和谐”为主旨,进行对佛、道、儒经典的交流和研讨,其中以道学为主。年接待活动者达3000人次,其中佛教皈依弟子100余人。

  2004年,道教信众筹集资金10多万元,在银城街道吴井村东修建碧霞宫道观,占地0.7公顷,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建正殿1间,偏殿6间,正殿供奉有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碧霞元君等神明像。每逢初一、十五或重大道教纪念日,有大量信众前来上香。2009年因信众人数不断增多,碧霞宫道观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成大殿和灵官殿,同时也将偏殿楹檐,统一彩绘,丹垩一新。2009年11月15日碧霞宫举办了隆重的开光仪式,河北省清河县道教协会会长韩崇安亲临现场主持开光仪式,临清、齐河等周围市县前来上香的信众达数千人,盛况空前。

  在县境东北隅夏津、平原、高唐3县交界处的津期店原有“东岳庙”,古称“青龙观”,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自古以来香火隆盛,鼎盛时期信众达10000多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贸易大会,更是商贾云集,香客纷至。北京、天津、晋、冀、鲁、豫、苏、皖方圆千里的商家和香客纷至沓来,盛况空前。但世事沧桑,后因年久失修,殿庑多有倾圮。2003年,信士们集资40万元在东岳庙原址重修天齐庙,总占地面积近1公顷,建筑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建有正殿3间、玉皇阁1座、地宫3间及东西偏殿各3间。天齐庙有常住道长3人,每月初一、十五日有信士200余人来天齐庙聚会。至2009年,全县共有道教信众22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银城街道、雷集镇、双庙镇、郑保屯镇和田庄乡等地,较大的活动场所为碧霞宫和东岳庙。

  基督教

  基督教自19世纪80年代初传入夏津, 虽有信仰者,但远不及佛、道两教。其间曾被义和团民驱逐,后又有复兴,其中以后屯、隋韩庄、城内阜城街等处教堂较大。建国后,基督教发展较慢。1983年5月,部分信徒在夏津镇东关村成立夏津县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委员会(下称“三自”爱委会),到1990年全县有基督教聚会活动场所已达33处,教徒5320人,其中,女教徒4623人,男教徒697人。 “三自”爱委会有主任、副主任各1名,委员10人。教徒们在农忙时少活动或不活动,平时每周在活动场所聚会一次,时间为1至2个小时,以念经祈祷为主。1994年1月,在后屯教堂召开县内基督教第二次代表会,与会代表33人,会议听取了工作报告,修改了章程,选举产生委员13人,其中男9人,女4人,并选出主任、副主任各1名。同时,“三自”爱委会对基督教信徒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是年,全县基督教聚会活动场所达到161个,教徒5843人,其中女4832人,男1011人,神职人员6人,牧师1人,长老2人,神学院毕业生3人。1996年8月,全县实行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参加年检的基督教活动场所有106处,合格率达100%。

  进入21世纪以来,“三自”爱委会推荐一名副主任到济南社会主义教育学院学习,并聘请济南的长老来夏津担任教牧总监。还引进华东神学院、省神学院的神学生6名。同时为全县106处活动场所更换新证,并学习党的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至2009年,全县教徒已达20000多人,活动场所106处,其中教堂17处。是年,在县城朝阳街教堂召开第三次代表会,与会代表54人,会议听取了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举手通过选举章程,选举产生主任一人,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委员16人。 经“三自”爱委会荐举,三自爱委会主任霍世宽当选为县第7届政协委员、第8届政协常委和德州市第12届政协委员。

  天主教

  20世纪80年代,夏津县天主教分为两派,一派不带“十字”,隶属于山东省天主教会,受其支配,属于合法的爱国宗教组织,主要集中在毛王庄、三教堂、宋里长屯3个村;另一派为带 “红十字”的,是从邻县传入发展起来的,因其带有邪教性质,省天主教会明确表示不予承认,该组织被政府取缔,信徒被教育转化。

  1986年,全县有天主教教堂1座,活动场所3处,信徒300余人,主要分布在苏留庄镇毛王庄、渡口驿乡管新庄和新盛店镇宋里长屯。教堂有神甫1人,天主教爱国会有正副主任各1名,委员5人。天主教采取家族式下传,不发展外人入教,所以教徒人数发展较为缓慢。1996年,苏留庄镇毛王庄天主教堂,在原教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新教堂规模达200余平方米,为夏津县较大的天主教堂。至2009年,全县有毛王庄和三教堂(雷集镇)两处天主教堂,聚会点18个,家庭活动点225个。信众有800多人,主要分布在苏留庄、雷集、北城街道、新盛店、渡口驿等乡镇。教徒多以家庭形式聚会活动,集中活动较少,只有星期天才集中到教堂诵读圣经。

  伊斯兰教

  夏津县历史上无伊斯兰教,20世纪30年代随着回民迁入夏津定居而将该教传入本县,信奉者均为回民。90年代初,全县仅有回民131人,都是临清、陵县等地移民。因县域内无清真寺,伊斯兰信众除遵从自己的民俗外,没有其他宗教集会活动,因此只能算作穆斯林人口。至2009年全县有穆斯林人口400余人,主要分布在银城街道和白马湖镇,其中兰州来夏津经商的5家,新疆来夏津经商的6家。

  宗教管理

  1986年,夏津县的宗教工作由统战部统一管理。2002年,在县委设立民族与宗教事务局,隶属于县政府。

  宗教局职责是管理县境内的宗教事务,制定宗教界负责人后备人遴选制度,有计划地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宗教界中上层人士,建立全县宗教情况资料库。为便于监督管理,有关人还将全县宗教活动情况绘制成地图,标示活动场所、登记时间及信教人数等。用以对各宗教场所教职人员、活动的规范管理。至2009年,宗教局成立“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对全县所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重新更换,并将教徒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同时定向培养骨干130余人,另聘宗教协管员120多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中,通过开展“走百户、串百家、交百友”活动,在全县宗教界开展以“服务社会,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各种比赛活动。2009年,夏津县天主教神父参加德州市演讲比赛获得全市第一名,并被选送出席全省比赛。是年道教书画爱好者选送20余幅作品,参加省道协和省宗教局举办的书画展,另有14幅作品参加市宗教界迎国庆60周年书画展。同年,在基督教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中,县宗教局与基督教信教群众组成了90多人的合唱团,演唱了《歌唱祖国》、《中国的早晨五点钟》,得到县领导及各界群众的好评,并获得组织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