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人的祭祀以敬祀神祗与祭祀祖宗为主

2013年12月17日 12:54作者:来源:大众网

  夏津人的祭祀以敬祀神祗与祭祀祖宗为主,祭祀神祗逢年过节期间最为集中。夏津历史上寺观庙宇不少,见于文字记载的就有近50座。“五.四”运动,破除迷信,寺庙不少被毁,新中国建立后,夏津县城已无寺庙。迄于21世纪以来,夏津又相继建立了“念佛堂”、“碧霞宫”、“观音阁”、“天齐庙”等佛道宗教建筑,除年节供奉祭祀外,有不少信士每月阴历初一、十五日赴寺庙中上香祭祀。祭祀的神灵有道教的“三清(老子、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玉帝(玉皇大帝,俗称“天爷爷”)、 碧霞元君(俗称“泰安奶奶”)、八仙、财神、关公(俗称“关二爷、关爷”)、灶王(俗称“灶王爷爷”)、张天师(俗家名讳张道陵)、钟进士(钟馗)等。佛教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佛等。上述神祗除部分信士每月初一、十五日到寺庙上香祭祀外,另有不少人于家中设位常年供仰祭祀,时间亦是阴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

  夏津在未建“碧霞宫”、“念佛堂”等道、佛教活动场所之前,夏津信士多于每月阴历初一日及十五日去临清歇马厅“碧霞宫”等庙宇上香祭祀,迄今仍有不少赴临清歇马厅顶礼上香者。

  到寺庙上香祭祀,有带供品(俗称“供仰”)者,如糕点、干鲜果品之类,然亦有不带供仰,而只焚香和纸钱者,但若是打蘸、作法事,则要有较为丰盛的供品。

  祭祀祖宗先人除春节期间外,其他有正月初二、清明、五月二十七日(俗称“上麦坟”)、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等为扫墓祭祖宗先人之日。祭祀先人,一般只焚香、纸,但亦有带供品者。其中五月二十七日“上麦坟”日,因新小麦下场,传统上做新面馍以供祭先人。七月十五日,因新鲜果品成熟,以果品祭祀,旧谓之“荐新”。十月初一日,因天气入冬,传统上有“送寒衣”的习俗,人们以各色纸剪成衣服焚之以祭先人,此俗今已淡化,迄今只是焚香、纸了。

  另有因祛病、驱邪而祭祀者,或为疾病,或为小孩惊吓等,于夜晚人静时于十字路边焚化纸钱并带供品祭祀。

  夏津人旧时有祭祀狐(狸)、黄(鼬)仙者,于空闲园子内插谷草(俗称“干草”)一束,砌砖为台,按时祭祀,此俗今已绝迹。

  夏津人祭祀先摆祭品(供仰),而后上香,焚纸钱,随之叩头祝祷,此俗迄今犹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