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人旧时礼节以跪拜为大礼

2013年12月17日 12:56作者:来源:大众网

  夏津人旧时礼节以跪拜为大礼,若行跪拜礼,则谓之“大礼参拜”,此礼节多对尊长而行,其他有作揖、拱手等,是男人之间的平常礼节。女人则行“万福”礼,或相互执手(抓着手)问好,而互致敬意,且表示亲热。自20世纪90年代后,拱手礼又有复兴,除在武术表演时的拱手礼外,人们于公众场合,由于人多或距离较远,便双掌相合于面前,有的还举过头以示问候和亲热,借以表达敬意。

  夏津人自1911年之后,便渐以鞠躬和握手为主要礼节了,跪拜礼多行于“白事”期间,然亦仅限于至亲尊长。人们平素以鞠躬为重礼节,亦是多行于婚、丧大事或团体之间、公共场合。握手为普通礼节,两人相见,互以右手相握,以示问候和亲热。握手礼原亦仅行于同性之间,以男人间较普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交际日益频繁,男女之间行此礼者渐多,尤其在公职或商界人士中最流行。行握手礼时,若戴手套则应摘掉再握手,以示对对方尊敬。见面握手,口中须随称“你好”。握手辞别,则说“再见”或“谢谢”。夏津人迎接客人,传统风俗上多是迎于房门以外或院落大门以外,也有迎于村外或郊外者;送客风俗与上述迎客大体相仿。迎送客人时应让客人先行,主人于客人右侧稍后相陪而行,其他人则以年齿、辈分、职位尊卑等分别陪同主要客人的随行者依次簇拥于后。若官方迎贵宾或上级官员则应迎候于县界,以表恭敬。

  迎客入室,客人位于正堂屋(北房)正门“八仙桌”东侧,今居平房者,此风犹存。现在居于楼房者则让客人坐客厅正位。迎客入室,客人落座后主人再坐,以示恭敬。饮茶、酒之间,先敬主要客人,而后其他依次敬之。

  旧时,夏津人的酒席筵多用方桌,亦称“八仙桌”。主位在北面或在面对门口之处,主要客人坐主人之左侧位,其次居右侧位,而后再依次左右排列。菜上两道后即可开席,但不乏菜上齐后再开席者。若主要客人未到,可虚席(空座)以待,主人与众相陪者可闲聊坐等。开席,主人先举杯,依次向客人致意,口称“请”,而后共同干杯。如是共饮三杯后,再各各互敬。用肴馔,主人先举箸向客人示意,随口说“请”,待客人动箸后,主人方可动箸。主人为客布菜,应在本人箸未用时,夹菜放客人面前小碟内,箸若用过,则不可再为客人夹菜,可用客人本人的筷子夹菜敬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餐桌多为圆桌,仍以北面或面对门的座位为主位,主要客人坐于主人右侧,其次坐主人左侧,而后依次左右排列,主人亦称为“主陪”,主陪对面座称为“副主陪”。开席时仍有共饮三杯之习俗,近年来又有主陪带三杯(与全体人员共饮),副主陪带三杯之说,而后则可互敬。另有一杯(容2-3两)分6口干杯或9口干杯,还有一杯分“十一口”干杯,以取“吉祥”之意,因吉字拆开为“十一口”,故有此说,是为新俗。敬酒时,主人要先干杯,再等客人干杯,有“先干为敬”之说,若敬贵宾与领导人,则自己干杯后,让对方随意饮,以示尊敬。20世纪90年代以来,酒席筵用大杯,不可能干杯,所以敬酒者要多喝一点,亦叫“喝深一些”,即是表示敬意了。

  夏津人接待客人以烟茶为先,主人给客人斟茶,须在其喝至三分之二碗后,即应斟茶。夏津人吸烟时,先分敬各位客人,并须给客人依次点燃。用一根火柴则忌点三支烟,以避讳“散伙”、“散烟”之义,用打火机则无此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