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建平
2003年2月上旬,我县太平镇庙廊管区杨栏口村村民在村西首挖鱼塘时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墓葬为东汉晚期砖石混合结构,出土的画像石为墓室前门的门楣(过梁)、底座、门框,门扉等部件。这些部件均有精美的石刻画像,复原后是一座少见的古代石刻大门(图一),高有2.4米,宽1.6米,厚0.78米。给人视觉上一种高大宏伟、气势轩昂的感觉。图案主要有羊头、虎、朱雀、车骑出行、门吏、对弈,楼台厅阁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并认为“从这些画像石上,一是可以窥见秦汉典章文物及生活状态;二是如果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或可另辟一境界”。确实,这些画像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诸多方面,是一幅“生活百态”图,下面笔者仅从杨栏口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图案谈谈其所反映的问题。
一、墓门结构
从现场暴露的情况看,该墓为砖石混构,座北朝南,南北长约10余米,东西总宽度约5、6米;前、中室的西侧各附有耳室;各室室门为石结构,其余为青砖砌;室顶皆为卷顶结构,墓内情况不详。
运回去的8块画像石经整理,大都为墓的前室门构件。计墓前室门底座石1(断为2块)、门框石2、门楣石1(断为2块)、东西门扉各1,共由6石组成。另有一块已磨光但无图案的残石。
前室门底座石断为两块,无画像。长175、西端宽83、东端宽80、西端厚23.7、东端厚21.5厘米,上面向前(南)侧开一长115、宽17.5、深3.2厘米的凹口,用以挡门扉。凹口两端均有安装门枢的臼窝,直径9.5、深1.5厘米。门扉外启。座石上面门扉、门框以内部分刻出一长93.5、宽64.5、东端深1、西端深4厘米的凹面,两侧高出的部位,放置门框石,凹面部分即为门洞地面。
右门框石 放置在底座石的东侧。高116.8、宽78、厚32.5厘米。前(南)面内侧开一长116.8、宽17、厚5.4厘米的凹口,以抵挡门扉。前(南)、内(西)、后(北)三面刻有画像。
左门框石 放置在底座石的西侧。结构与东门框石相同,高112.5、宽78.5、厚34.5厘米。前(南)面内侧亦开一长112.5、宽17、厚6.2厘米的凹口。前(南)、内(东)、后(北)三面刻有画像。
门楣石 1块, 门楣石,断为两截。长173.7、宽50、厚39.5厘米。前(南)中心部位刻浮雕羊头,头高48.5、宽65、高出石面5厘米。羊头两侧刻有画像。前(南)面下端开一长106.2、宽19.3、厚3.3厘米的凹口,用以挡门扉。两端刻有安装门枢的臼窝,直13、深4.7厘米。
东门扉 断为两截,中间有残损。高125.8、宽50、厚10.8厘米,门扉门枢一侧断面呈半圆形,便于开启;另一侧刻有内凹口,宽、深各5厘米,前(南)面刻有画像。
西门扉 上部残缺。残高90、宽50,、厚12.3厘米,门扉门枢一侧横断面呈半圆形,便于开启;另一面刻有外凹口,宽、深各5厘米,前(南)面刻有画像。
二、画像石
该墓墓门有画像石6块,分布在墓门前面(南)门楣、门框、门扉及门洞两侧,以及墓门后面(北)的门框上。计有画像8幅,均为竖线纹减地平面线刻。现将各画像介绍如下:
第一幅 刻于墓门南面,东、西门框及门楣三石组成完整的图案,画面呈“∏”形,前门楣画长173.7、宽50厘米,东门框画面长112.5、宽27厘米,西门框画面长116.8、宽27厘米。周边上刻斜线、五铢线、菱形格纹、三角纹、水波纹及连弧纹等复合纹饰,不同纹饰之间用宽边相隔。门楣中刻一高浮雕羊头,高48.5、宽65、高出石面5厘米。正面刻一竖线,额面刻一双线圆圈及四分线,鼻梁刻双线圆圈及三道平行线,圆圈上方两侧斜出双线,下方刻一平行线及双线鼻孔,羊角上刻S状线纹,羊眼涂朱。在羊头下方两侧各刻一朱雀与虎。二朱雀相对而立,二虎均作向左站立,尾上扬,抬右前爪向后张望状。
第二幅 刻于东门扉,该石断为2块。画面长125.8、宽47.2厘米。分五层,第一层为五个鸟头卷云纹,鸟头上有冠,画面中间下面有一鸟。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隔棱上阴刻三个连弧纹。第二层四人,均为立姿,第一、第二、第四人头戴进贤冠,第三人头戴冠。第一、第三人抄袖,第二、第四人双臂前伸。空白处有三榜无题,右侧有一鸟头。第三层为鸟头卷云纹,与第一层雷同,为六鸟头。画面右侧有缺损。第四层四人,均立姿,头戴进贤冠,第一、第四人双臂前伸,第二、第三人抄袖。左侧为一低矮的宽叶树,空白处有五榜无题。第五层左侧为芭蕉树,中间一骑吏,马下为一四瓣宽叶树,马后有上下四个圆球,似为马粪蛋,下位三层三瓣圆叶物,不知为何物。马后立一人。画面左下角残损。
作者单位:县博物馆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