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绍钧
“济阳澄波”与“柳岸行吟”都是象征济阳的事物:
明朝万历37年修济阳县志把济水澄波这一景列入首位载入县志,有叙言曰:郭之南百步许(1),清河环抱如带,水色溶溶浩荡无际,每秋清波静载酒,遨游不知身在尘世中也。并赋七律一首赞曰:
烟波深锁苍龙动,
风日偏宜采鹢横。
影接天空天际暝,
光涵白练望中平。
临流漫有乘槎兴,
歌罢沧浪万古情。
时至清代乾隆三十年重修济阳县志绘有水墨草图一幅,载有关于大清河的记述:春秋隐公四年公及宋公迂于清水之始见于经也入于济会于泺达于县之南邑以名焉泺小而济大也,故大清别小清,沿齐东蒲台利津出于海郦注曰:水色清深,用擅厥称余曰:唯清有济民用乐利。及清时处清境钦河为清吏乾坤清气浥注清阳矣,绘厥图臣心其监之。并注大清河自西南任家岸入境至东北桑家渡出境计长80里。并以五言六句诗赞曰:
济水清且涟,利涉平于掌。
到来沃我心,悠然瀣沅流。
何为矜奇节,故酌贪泉爽。
后来到民国27年又重修济阳县志,有关大清河的叙述另有更动内容于下,《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又曰浮于济泺又引“孟子”曰盖济之水与称由来远矣。邑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唯自有清咸丰五年黄水东注济水,而济民遂有昏垫之虞甚。至光绪初叶连年冲泱人叹其鱼已良可慨已。有利之责者,尚其志在济水。
由于黄河改道,黄河故道之黄河注入济水,大清水由清变浊(2)常听父辈们讲有关黄河改道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曾听长辈们讲:那还是在清朝光绪初年也就是1884年,黄河从齐河的李家岸决堤黄水驰奔徒骇河,徒骇河南岸济阳大片的土地成为水泽之国,汹涌澎湃烟波浩渺的黄水滚滚东流去,同时殃及到惠民滨县(3)蒲台(4)利津(5)等地,徒骇河南岸的居民为了减轻水灾迫不急待地调动水性强的人到北大堤扒口子,北岸的居民也组织大批人力前来护堤,带上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钗拦截,为此河北河南的民众疾恶如仇互相射击和谩骂,多年互不通婚,就是已通婚成亲的双方也成了仇敌,同时产生了“灭亲不灭族之说”,那时双方都不象现在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个年代一方委时想嫁祸他人,一方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应对,哪有和谐社会之说,他们这不是为了正义“大义灭亲”值得肯定,他们为了暂时的利害冲突就“灭亲”是不应该的。
那时地方政府和朝廷一样腐败无能又不体恤民生,更谈不到以人为本,就是发放下来救灾款也是层层苛扣,到民间也是寥寥无几的了。到民国,修济阳县志期间将济阳澄波更为“柳岸行吟”(6),改的很合于实际,济水已失去了当年碧波荡漾的景色,柳岸是由南关登上济阳大堤东行500米许即可到高大茂密的柳行,沿柳行东去至朝阳庄1000多米长的距离,即是柳荫道,春夏如果人们步行在柳荫下踏着脚拍吟颂着宋代诗人陆游的游西山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多么悠闲自得呢,一切烦脑都会忘记的,难怪前人们将“柳岸行吟”引入济阳的八景的第一位,很切实际。
注:(1)百步许:步是旧时的长度单位,5市尺为一步,有的地方有5尺2寸的,步也叫竿子,多用来丈量土地之用。
(2)浊是浑浊的浊水中深入泥沙,就由清变浊。
(3)滨县古代称滨州后改为县,归滨州市管辖。
(4)蒲台是旧区划的一个县,建国后撤销并入博兴和广饶各一部分县城在石家口镇。
(5)利津县在滨州市境内一部分划入东营市称渭恳利县。
(6)柳岸行吟在往日有的称“荫柳垂堤”,民间也有叫二蓬的名称。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