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功制作的龙山黑陶将亮相“十艺节”。
黑陶已经形成产业,工人在制作作品。
精致的黑陶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资料片)
龙山黑陶代表作品之一。 (资料片)
本报见习记者 赵克 通讯员 尹延芳
龙山黑陶成“十艺节”指定礼品,章丘被授予“中国黑陶之乡”,“蛋壳陶”亮相上海世博会……黑如漆、明如镜、硬如壳、声如磬,龙山黑陶已成为山东文化的靓丽名片。
黑陶全人工制作,胎壁仅半毫米厚
刘德功是龙山制作黑陶的大师,他的多个作品获得过国家级奖项。对于黑陶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但有自己的黑陶生产车间、与山东理工大学、山艺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黑陶研究基地。
刘德功还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德功艺术馆”,艺术馆收藏了他的所有作品。
“龙山黑陶之所以与众不同,原料的选择十分关键。”刘德功介绍,一般的黑陶原料分为细泥、泥质和胶泥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
刘德功说,由于细泥制成的作品容易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黏度大韧性好的胶泥成为制陶的首选,自然胶泥就成了制作黑陶最好的原料。一件作品从选料到最后成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选料、拉皮、雕刻、制坯、压光、刻花、烧制等工序,疏忽了哪一道都不行。
刘德功带记者走进了黑陶生产车间,几个工人正在忙碌着。“每一道工序都是考察基本功。比如如何选质量好的泥,雕刻的时候镂空技术是否运用得当,刻花的时候刀法如何等。”
走进刘德功的艺术馆,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里既有代表古代文明的“孔子”、“四龙缸”等作品,还有代表现代文明的“东荷西柳”、“全运之魂”等,尤其是“全运之魂”,将浮雕、蛋壳、描金、彩绘等黑陶技术融合在一起,堪称经典,并获得多项大奖。
黑陶创新不仅靠刀工更靠灵感
“刘老师的作品艺术观赏性强,而我的作品更实用一些。”同样从事黑陶制作的孙洪生将黑陶的艺术融入了生活中。
“我除了制作艺术品之外,还制作一些黑陶的茶壶、茶杯、笔筒等物件,这些不但可以观赏,还可以使用。”孙洪生说,黑陶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还有实用性,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现在好多企业都来预订我的产品,本来黑陶在外地就很少见,制作成杯子、笔筒这种小物件的就更少了,所以销量还不错。”孙洪生指着他的作品对记者说。
“我们黑陶要不断发展下去,创新理念是不可缺少的。”刘德功从事黑陶艺术近二十年,制作的作品也多次获得陶艺界各种奖项,但他没有停歇,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黑陶梦”。
从2008年起,刘德功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美院组织的陶艺高级研修班。其间,制作的“蛋壳陶”被陶艺名家杨永善誉为“基本达到了4700年前蛋壳陶杯的工艺水平”。
刘德功说,黑陶的创新可以展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黑陶制作中的镂空手法,过去仅仅是考验工匠的刀工,而现在更多的是看工匠利用这种手法产生新的灵感,是否能创造出新的作品。黑陶与石雕、木雕的结合,以及硬刻、手工描金手法的结合应用等,同样可以烧制出创新作品。
“龙山黑陶在防水渗透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在烧制技术方面也逐渐成熟,这种创新的理念形成文字资料后,不单单对于黑陶制作方面有好处,更对传承龙山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刘德功说,下一步他将利用德功艺术馆扩大影响,利用科研实践基地,邀请更高层级的教授成立一个工作室,专门来研究黑陶的技艺和历史。
“黑陶的宣传推广太少了,我就想依靠自己现有的影响力,为龙山黑陶尽一点绵薄之力。”在即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刘德功决定捐赠自己的黑陶、书法等作品,来宣传龙山黑陶,而他的“德功”黑陶也成了“十艺节”的指定礼品。
黑陶抱团打假走上品牌之路
同样作为黑陶艺术家的孙洪生认为,创新的理念不单单体现在作品上,还有经营模式。“上世纪90年代,黑陶曾经出现一个低谷期,就是各种仿制品混杂,还有价格恶性竞争,给黑陶的声誉及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孙洪生说。
如今,龙山黑陶成立黑陶产业协会,商家共同加入了协会,由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化为质量品牌创新。理性竞争的方式,无论对市场还是对黑陶传播,都是有益处的。
2008年建立省级“龙山黑陶产业基地”;2009年成立龙山黑陶产业协会;2010年注册了龙山黑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在北京举办山东章丘龙山黑陶展;2012年,举办首届龙山黑陶国际创意设计大赛……龙山黑陶逐步走上产业化、品牌化之路。目前,龙山黑陶产业基地有黑陶研制、生产、销售企业共58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黑陶产品产量不断扩大,创新品种不断增加,整个产业运行规范,发展有序。
作为黑陶产业协会会长,颜世洪十分关心黑陶的质量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协会2009年成立,第一为了整合目前制作黑陶的商家资源,更好地宣传黑陶文化,另一个就是我们要保护黑陶的知识产权,防止仿造品或赝品。”
颜世洪说,目前已经有11家企业成为协会会员,还有大约70人以个人名义加入。入会就意味着个人制作的作品将受到保护,如若发现仿造、剽窃等行为,协会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协会在今年已经在济南英雄山和章丘百脉泉多次组织了黑陶展,并将在即将到来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举行多场龙山黑陶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黑陶的历史、了解龙山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世界黑陶看中国,中国黑陶看龙山”。
□史料链接 陶器制作历史 可追溯到大舜时代
据史料记载:早在九千年前,便有先人在龙山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龙山文化”。1928年,在章丘市发现了龙山文化的遗存,因其以黑色陶器为典型标志,又称“黑陶文化”,至此,黑陶成为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陶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舜时代,最初以制作红褐色的实用陶器为主,初期运用“泥条盘柱”的方式制作一些简单粗糙的单色调作品。当时人们生活和祭祀活动的主要礼器用品是陶,所以陶被要求制作得很精美。同时为了体现神秘、尊贵、庄重和威严,黑色成为首选,于是制作精美细腻的黑陶产生了,最早它是用来作为进行祭典礼仪的礼器。黑色在古代也代表着多元化和包容。
“黑陶之所以出现在龙山、孕育在龙山,与龙山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章丘市黑陶产业协会会长颜世洪研究黑陶多年,对其有颇多见解。龙山刚好处于中原文化与海岱文化的交融之地,这种文化交融造就了龙山人的包容和“尚礼”的文化特质。
颜世洪说,史料可以证明,手工艺品在东方文化中比在西方文明中出现得更早。后来由于青铜器的产生,黑陶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直到上世纪80年代,黑陶的工艺技术再次热络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仇式黑陶”的制作人仇志海先生,他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辉煌的艺术之一。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