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妇女生孩子后,大门口挂红帛(生男孩在红布下挂圆钉,称“人丁”;生女孩在红布下挂铜钱),婆家人到娘家报喜,娘家随即用红箢子盛鸡蛋送之。产后6日,亲朋携鸡蛋、喜面、糖果等登门贺喜,为“送粥米”。主人蒸小馒头,见到小孩就分。12日分汤,将一碗汤菜、几个馒头分送贺礼的人家。婴儿降生一个月,谓“满月”。产妇回娘家“住满月”。住3天或跨过一个月头,谓“住对月”。婴儿将近1周岁,要提前一个月过“抢生日”,亲友祝贺。姑姑送裤2条,姨送袄2件,妗子送鞋2双。有“姑做裤,姨做袄,妗子做鞋跑不了”之说。外婆用面粉蒸胳膊、腿,烙烧饼、果子,象征婴儿快长胳膊、膝盖和腿。其他亲友送鸡蛋、糕点等。主人酒宴款待,给婴儿照像留念。
祝寿 解放前,富户家庭成员过生日,全家欢宴庆贺;一般人家仅中午改善一下饮食;贫穷人家无力操办。但为求吉利,是日不喝“糊糊”,吃点好些的饭食。家族长辈年逾50岁后,每过10年要祝大寿,邀请亲朋赴宴。亲友们送寿面、寿桃、寿联、名酒、肉类、果品等。父母66岁时,出嫁女儿要送用一刀切成的猪肉1块,以祝健康长寿。俗语“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解放后,为长辈庆生辰较普遍。
温锅 乔迁之日,亲友携带豆芽、豆腐、白菜、发面、粘糕等前来祝贺。豆芽示“生长”,豆腐示“有福”,发面示“发家”,白菜示“发财”,粘糕示“步步登高”。主人设宴款待。此俗今犹存。
婚嫁 清末、民国时期,实行封建包办婚姻。定亲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普遍早婚,一般男十三四岁,女十五六岁定亲。有的男家贫,娶不起媳妇,改名换姓后到女家当“养老婿”。有的女家贫,便把未成年的女儿卖给婆家,当“童养媳”。定亲先由媒人介绍(谓“提亲”),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父母基本同意后,请算命先生卜定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互不相克时,就算“宜谅”。属相忌讳为“白马怕青牛,鸡猴不到头;蛇鼠如刀挫,虎羊一旦休;龙猪难为配,最怕犯兔狗”。再经过一段相互了解,双方家长同意后,男家持庚帖、彩礼到女家求亲,互换庚帖(称“八字”或“下柬”)作为定亲的标志。迎亲,男方卜定良辰吉日,通知女家。女家便赶制嫁妆,亲友送礼祝贺(称“上头”)。临近婚期,新娘要减食,只吃鸡蛋,为婚后3天不下床做好准备。迎亲前三天,女家送嫁妆,男家张灯结彩,贴喜联,大门、洞房贴上大红“喜”字。(如是服丧期间,大门贴蓝对联,新房贴红对联)。迎亲前一天,新娘要开脸,发型由束辫变为盘髻。迎亲时,新郎乘轿(一般两乘,男坐官轿,女坐花轿),吹鼓手奏乐,宫灯、锣鼓、彩旗开道。至女家,由吉人送上“五色粮食”。新郎叩见岳父母后,等候新娘上轿。新娘身穿嫁衣,头蒙红纱,两臂分别挂一串栗子和红枣。上轿前吃水饺(称 “起轿包”)。花轿抬至男家门口,落轿,放鞭炮。大门上摆一对红纸包砖,上面各有红筷子一双。新娘下轿前,要喝面条(称“落脚面”)。由子女双全的妇女把糕放在轿前。新娘由嫁女搀扶,下轿第一步踩在糕上(谓“步步高”),然后踩着红毡朝男家缓步移行。至男家门口,要迈火盆,越马鞍。进门后,由主婚人指挥新郎、新娘在院内供桌前拜天地。至洞房门口,新郎用擀面杖挑去新娘的“蒙头盖”(红头纱)。后新娘入洞房,更衣,上炕坐定。女家同村的姐妹到洞房送“小饭”。时近中午,亲戚、邻里带红纸包祝贺,由平辈人领新人拜谢。中午,摆筵席,喝喜酒。晚上,新婚夫妇喝罢喜酒,婚礼结束。当天不分男女老少均可闹洞房,邻居街坊,亲朋好友,热闹非常。次日,新郎偕新娘回门(走娘家),女家设宴招待。婚礼繁简、铺张程度因贫富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异。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主。自由恋爱或先由人介绍后恋爱。一般程序为,先由人介绍,然后安排男女双方见面。如双方初步同意,女方便到男家相宅子,与男方面谈。达到互相了解,双方满意时,男方给女方30至50元钱作为见面礼。中午在男家就餐,临走带回糖果、点心,称“小见面”。再经过一番了解,即定时定亲。定亲日,女方到男家认亲,对男方家长由称呼大爷、大娘改称爹、妈。男方宴请亲友,并赠送女方100至200元钱及一对裤头、袜子、糖果、点心等。下午,男女照定婚像。该日的活动称“大见面”。后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叫媳妇”到婆家过节。结婚前,男女双方要持本村介绍信,到乡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后约定日期举行婚礼。至上世纪70年代,结婚时封建迷信习俗废除,礼仪大减。但嫁妆、宴席规格显著提高。迎亲多用汽车或拖拉机,少数骑自行车,有的女家向男方索要“叫门钱”和“嫁妆钱”。1978年后,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男到女家落户、寡妇改嫁、老年再婚增多。但结婚讲排场,大操大办,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陋习抬头。
丧葬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丧葬繁琐铺张,素有“生在苏杭,死在章丘”之说。人临死,亲属用线吊一铜钱放其口中以示吃饭。人死后,浴身、穿寿衣、设灵堂、摆祭品,房门贴白纸,大门挂“倒头纸”(男左女有)。大门口搁一水盆,放入制钱、铜钱。后放声痛哭。当晚,捧死者灵位到村头烧纸和纸扎马、牛、轿,跪哭哀悼,称“烧谢闲”。丧主卜定入殓殡葬时日,即派人向亲友送讣告,谓“报丧”。至爱亲朋吊丧,最后见死者一面,将尸体装入棺材,称“入殓”。丧期,一般3至5天,鳏寡孤独者当日葬。富人5至9天,乃至半月、月余。治丧期间,扎灵棚,孝子拄哀杖守灵,妻子儿女披麻戴孝,全家举哀。亲朋送奠仪、携祭礼吊唁。富贵人家还请僧道念经7日,做功德,以超度亡灵。子孙一日三次到土地庙送浆水。出殡前夜,携炊具到死者坟内煎糕做饭,回家分食,以示为死者“温锅”。出殡,开始抬灵位、棺材为“起灵”。起灵前,亲属在灵前吃饭,以示与死者最后共餐。起灵后,灵位、棺材抬至门外(富人棺材外设棺罩,8至12人抬不等),留步,子孙跪伏在地,由长子(继承人)将一页瓦摔碎,以示继承死者财产。抬棺上路后,引魂幡,纸扎金童、玉女、马、轿、金山、银山在前,鼓乐哀鸣,孝眷扶棺缓行,捶胸顿足嚎哭。灵位、棺材抬至墓前放定,亲属设供品,哀悼、祭奠。灵位、棺材入墓后,孝眷用衣袖拂扫棺材,嚎哭不止,以示诀别。后将灵位、棺材掩埋,孝子扶手幡,边填土边提手幡,表示“步步离开(升天)”,聚成坟头。孝眷回家后,从大门口水盆里捞出制钱、铜钱,在起灵处吃豆腐,以示全家福。葬后祭日有“圆坟(三日)” “三七”“五七”“七七”“百日” “周年”“三年”等。此外,每逢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家眷均到墓前,摆供品、点香、烧纸,叩拜祭扫。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提倡丧葬从简。土地庙逐步拆除,繁琐丧葬习俗渐废。1956年后,坟头逐步平掉,死人棺材深葬。1969年12月,在枣园镇东建立县火化场,推行殡葬改革。人死后,家属臂缠黑纱,亲朋送花圈、挽联,有的开追悼会。后将尸体运至火化场火化。骨灰盒存“骨灰堂”或土埋。丧葬风俗简化。至1985年底,全县除少数民族和个别山村外,有859个行政村死人后全部火葬,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7%。
禁忌 解放前,境内封建传统禁忌颇多。春节凌晨起床后,禁大声说话,上厕所忌冲“太岁”;五马日(正月初五),忌出远门;喜庆日,忌说“不吉利”的话;宴席间,猜拳行令忌划“宝(零)”“五”;庆生辰、祝寿,忌说“死”字;产妇不满月,禁串门,忌他人入产房;打井时,忌女人靠近;乘船过河,禁翻扣鞋子和说“翻”字;说话,忌揭别人短处;“在矬子面前,不说矮话”等。解放后渐废。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