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四平调:风风雨雨六十年

2013年12月12日 14:49作者:张翠兰来源:济宁新闻网

金乡四平调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迄今只6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众多戏曲种类中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稀有的剧种。

  金乡四平调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迄今只6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众多戏曲种类中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稀有的剧种。它是由“花鼓”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曲调优美动听,简单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近年来受政治、经济、历史环境及现代文化的冲击,该剧种已濒临消亡的境地。为挖掘、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作者对该剧种进行了多方面收集资料,通过仔细调查、研究,特对其起源、发展及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四平调剧种起源
  四平调由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几省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花鼓”演变而成。它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1)因为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2)因为它的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所以叫“四平调”。
  既然四平调起源于“花鼓”,要想了解四平调的文化渊源,就必要对“花鼓”做一下详细的考察。“花鼓”曾分为东、南、西、北四路。南路流行于淮北地区,称“淮北花鼓”或“砀山花鼓”;东路流行于徐州、鲁南地区,在苏北叫“苏北花鼓”;北路流行于鲁西南地区;西路流行于河南省北部,叫“河南溜”。金乡四平调就是由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北路花鼓演变而来的。只有对“花鼓”做进一步的调查,才能摸清四平调的渊源。
  1、“花鼓”的表演形式
  “花鼓”,亦称“花鼓丁香”或叫“打花鼓”,是“打地摊”演唱的一种民间形式,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组成一班;乐队演员不分,每班有大小锣各一面,鼓一个,一对手钹,一个梆子(打锣兼打梆子);一人扮演几个角色 ,在村镇、集场、庙会演唱。通常男角穿大衫戴礼帽,扎腰挎鼓;女角着裙,扎绣球,拿彩绸或白手帕,脑后戴假辫子,脚尖缚脚垫子(踩跷或叫彩鞋),立起足尖跑场。演唱时,扮旦角的扶着男角肩膀,一边打鼓一边唱。背鼓的男角叫“鼓架子”,有时扮小生或须生挂髯,与旦角对口唱。二人边歌边舞,说白叙事,风趣活泼矫健粗狂,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人又将其发展为多人演唱的表演形式。
  花鼓既是各种花鼓戏命名的始因,也是花鼓演唱的伴奏乐器。在演唱中,说唱节奏、舞动的快与慢和强弱变化,均由敲击者运用变化多端的鼓点来决定。关于“花鼓”产生年代说法不一,据史料记载,“花鼓”这种表演形式产生于明代,并出现在明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当时已将锣这种乐器加入。也有说至清朝末年,才加入大锣、小锣、铙钹、小釵单梆、双梆,并且由演唱者分兼演奏,其演出的机构为班、社,有“紧七慢八、六人抓瞎”之说,而当时在“花鼓”演出时,已开始使用简单的化妆来扮演各种角色,并由歌舞、说唱向半曲半戏的阶段过渡。
2、“花鼓”的演变
  “花鼓”原是民间小调,随着表现的内容不断丰富,受戏曲的影响,逐步向戏剧化过渡。演唱时,演员一般均用真嗓演唱,个别特殊效果的拖腔则用假嗓,并且较多的使用滑音、擞音及乡土语言,如“咿呀”、“呐呀”等虚字衬词,并将其润色,固有“九腔十八哼”之说。
明朝以后,由于四大声腔的兴起,影响和推动了各种戏曲艺术形式的发展。以砀山一带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各路花鼓在清朝末年,先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分别演变为另外的几个剧种。
  1930年前后,花鼓艺人庞学文、杜学诗(绰号“黑云彩”)的花鼓班到济南后,得到南岗子(今新市场)戏院主人支持,赁借旧戏箱及全套锣鼓,开始登台演出。1934年,邹玉振的花鼓班与他们合班,称大兴班,群众呼之为“老梆子”。 由于受到戏剧冲击,花鼓班原有的演唱形式已不再受人欢迎,艺人们为了生存,同时也是为了发展,他们对花鼓的演唱形式进行了改进,女脱高跷,男摘花鼓,穿上戏曲服装并模仿戏曲化妆和简单的演出程式,实现了改良后的首次演出。并且移植了一些剧目,吸收了京剧、评剧的表演程式,大大丰富和提高了自己,同原来的花鼓戏大不相同了。可谓“花鼓”向戏剧化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花鼓”由于动作性强、唱腔优美,颇受群众欢迎。然而在旧社会,它却被统治阶级污为“有伤风化”的“淫词滥调”,屡遭禁演。在这种情况下,艺人们为了生存,曾为花鼓取名为“文明花鼓”、“山东文明梆”、“江苏徐州无弦梆”、“干砸梆”、“花鼓丁香”、“老梆子”、“咣咣戏”等名称。1935年在商丘县演出时由院主、艺人燕玉成、许若海、王培军、庞世荣、刘玉顺等人共同研讨,根据花鼓中男、女演员均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且苏北花鼓中又有“平调”的名称,因而便提出借四平八稳之意,用花鼓“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四平调,被广大花鼓艺人欣然接受。虽然名称已改,但演唱形式没有任何变化,未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奉送“老改敲”等绰号,在这种情况下,花鼓只有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民间称这种形式为“二篷子”、“两下锅”。

 

3、四平调的形成

   花鼓戏的音乐伴奏只有打击乐,这种只有打击乐而无弦乐的丝弦伴奏效果,影响着花鼓艺人,他们感觉花鼓音乐及表演大有改革之必要,花鼓戏在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时,受到其他剧种影响,艺人们更增强了花鼓加弦的决心,开始对花鼓戏的音乐唱腔进行研究,终于在1945年于安徽毫县黄河故道演出时由艺人邹玉珍、汪汉臣、燕玉成、王庆元、刘汉培、张心魁、尹艳喜、郭振芳、王华香等人特意聘请河南夏邑老三班(豫剧)弦手杨学智在沙河刘集开始花鼓加弦乐伴奏的研究,花鼓虽然有丰富的音乐,但欲要构成一个独立的剧种还有许多的问题,由于花鼓音乐的调式不统一,演员无固定音高的习惯,原曲调中没有加入过门的间隙,这对当时既缺乏文化知识又不懂音乐理论的艺人们来讲,确实困难重重,但他们为生存,为了竞争,艺人们废寝忘食,绞尽脑汁,最终提出以花鼓的[平调](亦称[平板])做为男女腔的基础,剪头去尾,保留精华,广泛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音乐因素,和花鼓的曲调交融汇合,借鉴“四句一合”的结构规律,确定四平调为2、1、6、1唱腔落音格式,删除多余的虚字,衬词,摸索自己独有的唱腔特点,并用一把六棱胡,将腰码下移,定弦为降B调6-3加入过门,进行试验。艺人们在马店苦战三个月,终于研究出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取得可喜的成果。从起名到加入弦乐,共经历了十余年的漫长岁月,才摆脱了“干砸梆”的原始状态,孕育出四平调这一新兴剧种的雏形。1946年以王秀真、甄友明、王桂芳、李玉田、董子龙为首的花鼓班,也以《陈三两爬堂》、《花庭会》为实验剧目,进行了花鼓加弦乐的试验,对四平调剧种形式和完善,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四平调的艺术特色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它是从安徽青阳腔的滚调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京剧传统剧目中除了花脸行当外,其他各行当均有四平调唱腔。四平调唱腔与二黄原板相近,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要用二黄把位伴奏。四平调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进速度上有别。我们把中速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原板,把慢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慢板。

    四平调的唱腔和节奏的变化甚为自由灵活,不管多么复杂和不规则的唱词都可以用四平调来演唱,四平调与二黄声腔最大的不同就是上下句的落音十分随意,如,四平调唱腔的上句、下句都可以落在"2"音上,上句又可以落在"6"音上,下句可以落在"1"音上。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四平调与二黄唱腔的连接十分谐和。四平调的旋律委婉缠绵,华丽多姿,适合表达多样的情感。京剧旦角行当的各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四平调唱段。

    在四平调音乐中唱腔音乐是它的主体,以板式变化为主,以平板为主要曲调,运用戏曲音乐板式派生原则,派生出不同板式。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

二、金乡四平调的发展

    1950年,杜学诗的剧团巡回演出到金乡县鸡黍集,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后被中共金乡县委接纳,命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前进剧社”,1956年,经过国家登记之后,改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 随着剧团人员增加,生旦净末各个行当逐渐配齐,由原来只能演生旦戏,生活戏,逐渐可以演帝王将相的大戏,如《孟丽君》、《小八义》、《金鞭记》、《千里驹》等,新编、移植的剧目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舞台上。1958年剧团整编为国家的正规院团,开始了他辉煌灿烂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是戏曲一统天下的年代,听戏也是最受当地群众欢迎的休闲方式。其间,曾经一度出现群众排队购票的场面。

    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的巅峰,金乡四平调的演出市场逐渐萎缩,剧团的经济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加上演员青黄不接,1988年,金乡县四平调剧团被撤销。剧团的演员们带着对四平调的不舍走向了其他的岗位。于是,四平调这个稀有剧种也面临着自生自灭的境地。

四平调现状及其原因

 

     四平调作为一个年轻、稀有的剧种,在金乡的遭遇的状况并不乐观,其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变革

    四平调从诞生至今六七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无法想象的。解放前夕,社会动荡不安,在人人自危的困境中,剧团班社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加之四平调是地方小剧种,曾被统治阶级认为是淫词滥调,在当时也不可能太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随着战乱的结束,社会坏境逐步稳定,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四平调也就成了金乡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选择,出现了最辉煌灿烂的时刻。金乡四平调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辉煌一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在文艺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四平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革新;结束文化大革命时期十大样板戏独霸剧场的格局,各个剧种都急需更新;国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经济收入得到改善。这都为四平调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条件。但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带来了先进的传媒工具,使得人们的审美意识更新,传统的戏曲审美观已不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人们逐步走出剧场,这是金乡四平调衰落又一重要因素。

2、科技的发展

    在科学信息以及传媒技术尚未发达的50、60年代,人们只有选择剧场、剧院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众多传媒工具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不再完全依靠落后的现场表演和有线广播,电视、电脑以及众多的报刊成了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传统戏曲程式化的慢节奏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逐渐拉开了距离,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即可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金乡四平调在人们心中被逐渐淡化也是必然的。

3、文化环境

    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本民族艺术形式的不断翻新,各种艺术样式争芳斗艳。以现代流行音乐、影视剧为代表的外来艺术形式,逐渐深入人心,几乎袭击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题材的影视剧、音乐剧层出不穷,现代流行音乐更是花样翻新,加之喜剧小品的繁荣,几乎夺取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网络文化则更为丰富。与之相比,四平调由于受自身体裁限制,形式变化少,与流行音乐相比,曲调过于程式化,内容也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求新的欲望。文化环境的变化,加快了金乡四平调衰落的步伐。

4、人才匮乏

    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人们对戏曲丧失了信心,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戏曲的学习。四平调形成时间短,属于小剧种,影响面小,更是无人问津;专业创编人员缺乏,四平调剧目创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导致演出剧目更新较慢,甚至无新剧目可演。人才的匮乏是四平调衰落的又一原因。

    如今,金乡四平调已经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未来四平调的发展,金乡县做出了自己的计划。首先便是要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年轻人才;金乡县还打算聘任编导等主创人员,对四平调的剧目进行革新发展,创作艺术精品,打造四平调艺术品牌;与影视艺术挂勾,多方位多渠道扩大剧种的影响,拓宽演出市场,实行招商引资,促进文企、文农的联姻,为四平调的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另外,金乡县还恢复了四平调剧团。

当四平调这个由民间走出的优秀剧种又开始重新走进老百姓生活的时候,当从老剧团走出来的艺人依然为了自己的爱好而不断努力的时候,我们期待着四平调这个优秀的地方剧种能够再一次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主要参考数目:

1、《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 李赵璧 纪根银 主编 山东省文化局戏曲编写组

2、《北京文学》 2008年第Z1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