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鼓腔:微山湖渔民中的一种杂戏
端鼓腔 是流传于微山湖渔民中的一种杂戏。这些曲牌的命名,有的是以词的字数多少命名,如《七字韵》、《十字韵》;有的是以词的内容命名,如《发香》、《念佛调》、《百神赴号》等。
端鼓腔 是流传于微山湖渔民中的一种杂戏。端鼓是一种击打乐器,状似芭蕉扇。鼓身用直径33厘米,宽1厘米的铁圈,一面蒙上羊皮做成。鼓把长14厘米,把尾装有一套“8”字形的铁环。但“8”字形的上下两部分不等,上部圆圈直径为10厘米,下部圆圈直径为3厘米;上部套有6个铁环,被平均分隔在左、右两边,下部套有3个铁环。“8”字形铁环上共装有9个小铁环,谓之“九连环”。端鼓腔由表演者边击鼓边演唱而得名。建国前,渔民逢年过节,续家谱,敬大王(蛇神),请愿,还愿等上供时,一般要请端鼓腔艺人即时演唱,故端鼓腔又称“端供腔”,渔民大多称之为“打端鼓”。
端鼓腔由洪泽湖传来,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不少著名艺人。清咸丰、光绪年间,有胡玉凤、王玉厚、闫锡标等。民国时期有王学汉、王学万、王学起、杨凤起、王学连、杨广德、胡宪运、丁兴钱、倪有才、沈家福、林兆祥、胡炳钱等。由于演唱端鼓腔常与摆供敬神相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端鼓腔一度被禁演。目前,端鼓腔已濒临失传,最年轻的艺人也在50岁以上。
演出端鼓腔时,湖面上并连两只大船作为舞台,观众则坐在各自的船上围而观之。端鼓腔有说有唱,边唱边舞,以唱为主。演唱时,艺人一手端鼓,一手用细竹签击打;有时晃动鼓把,靠环圈相撞发出乐声。演唱形式有对唱、合唱。对唱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要形式。合唱一般是一领众合,如果是7字韵,第一名领唱先唱6个字后,合唱插入“哎哟”,再吐出第7个字,然后合唱下句。两句为一个单位,循环往复,直至剧终。因合唱者的声音高低不同,旋律各异,自然形成的合声,听起来别致有趣。端鼓腔中的人物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但与一般戏剧又完全不同。演员因少而可随时串换。如一旦角,在同一剧中,在这段情节可扮一少夫人,在另一情节中又可扮一小姐。因演员在同一剧中扮演几个角色,为使观众看的明白所以在演唱时先要介绍自己是剧中的那一个人物。如《刘文龙赶考》中《登程》一段,妻肖氏送丈夫刘文龙赶考,一生一旦对唱。生唱“文龙说,叫肖氏,我上京,你在家,你要学什么花……”。旦唱“肖氏说,刘相公,你上京,我在家,我自学韭菜花……”。扮演着文龙,还要唱“文龙说”,这是与别的说唱形式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个别情节中,还采用舞蹈来烘托气氛。仍以肖氏女为丈夫送行为例,男女2人,一手拿纸扇,一手拿手绢对舞,边舞边唱,表示一边走路,一边表衷心。
端鼓腔的词,微山建县前未发现文字记载,都是靠渔民祖辈口传心授流传。县文化馆建立后,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了部分剧目。现保留下来的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张秀英打嫁妆》等。
端鼓腔常用的曲牌是7字韵和10字韵。两句一翻,间奏鼓点,领唱者比较自由,可根据歌词多少,在旋律上唱出变化,但小异大同,加之一个曲牌使用时间过长,显得旋律上单调。端鼓腔的曲牌大都失传,经县文化馆音乐工作者挖掘得到的有《七字韵》、《十字韵京调》、《卫调(亦称《四言八句》)》、《发香》、《念佛调》、《百神赴号》、《下河调》、《榔头调》等。这些曲牌的命名,有的是以词的字数多少命名,如《七字韵》、《十字韵》;有的是以词的内容命名,如《发香》、《念佛调》、《百神赴号》等。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