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产自民间 方言演唱

2013年12月12日 14:39作者:来源:金乡政府网

山东琴书,早期流行于山东的鲁西南、鲁西、鲁南地区,后流传至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近期发展到山西、东北地区,曾到北京、广州等地演出。山东琴书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曲艺形式,来自民间,广泛吸收姊妹曲种的精华,南路琴书受梆子、两夹弦、曲剧、豫剧的影响,表演形式更为丰富。

  历史沿革

  山东琴书,早期流行于山东的鲁西南、鲁西、鲁南地区,后流传至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近期发展到山西、东北地区,曾到北京、广州等地演出。山东《山东琴书》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琴书,俗称扬琴。清代中叶,鲁西南农村出现一种曲艺形式,为小曲联唱体,始名“小曲子”,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又名“扬琴”。此后,艺人赴外省演出,又有“山东扬琴”、“文明扬琴”等不同称谓,1934年著名艺人邓九如到天津电台播音演唱,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演出形式多为2―5人配合,男操坠琴,女击扬琴,独唱或合唱,唱词感情丰富,幽默诙谐,唱腔音律自如,婉转清脆,悦耳动听。后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形成了“南路”、“东路”和“北路”。济宁地区作为“南路”,主要分为四个门派,即“石门”、“贵门”、“财门”、“张门”。在金乡活动的主要有“石门”、“贵门”两大门派。清光绪年间金乡就有琴书艺人,数“石门”创始人李凤兴和他的两个儿子李若光、李若亮名声最大。李若光嗓音浑厚,唱白清晰,喜拉坠琴走唱;李若亮在唱、说、演、奏上发扬其父兄艺术传统,并大胆吸收曹州梆子、柳子戏等艺术营养,成为“李派”的代表人物,形成了后人传颂的“父子三将”。李若亮于1957年调任山东省曲艺家协会负责人。

  “贵门”的代表人物是周金台(艺名周元凯)和他的两个儿子周杰山、周福堂(周彦修之父),徒弟朱合堂(艺名朱明亮),农忙种地,农闲从艺,常年活跃在金乡、鱼台、单县、成武一带。周金台为创始人。

  20世纪60年代,山东琴书在金乡得到发展。每到农闲,便以琴会友,互相比赛演唱。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形成了演唱高潮,一度形成了“一村一台戏、五里不同行”的繁荣景象,成为金乡百姓劳作间隙娱乐生活的重要形式。

  基本内容

  一、山东琴书原是鲁西南农民家庭娱乐的“庄稼耍”,随着商业的发达,城市的兴起,琴书艺术逐渐走进城市的茶摊茶馆。因此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山东琴书在全省各地普遍流传,还延伸至周边省份,江苏、安微、河南等地均有演唱山东琴书的艺人,演出形式基本相同,一般由2―5人搭档演出,每人操一件乐器,既演唱又伴奏,以打扬琴者为主,打扬琴者左手打板,右手击扬琴。早期多以顶板为主,节奏紧凑,唱腔激昂,现在女腔一般唱散板。一字一板,如珠落玉盘,檀板与琴篾相结合,琴篾击打如凤点头,操作形式有花篾、弹篾、跳篾、摆篾……富有变化。多以坠胡伴奏,坠胡把位灵活,一把坠胡能变几种调,上下滑动,顿弓、走弓技巧繁多,与扬琴紧密结合,相互映衬。坠胡定1―5弦,一般用2/4拍,扬琴定调多为bE调,多用(徵)调式,还可以根据演员音域不同定调。

  三、山东琴书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曲艺形式,来自民间,广泛吸收姊妹曲种的精华,南路琴书受梆子、两夹弦、曲剧、豫剧的影响,表演形式更为丰富。

  四、山东琴书曲牌繁多,较常见的有:[凤阳歌]、[二板子]、[叠断桥]、[汉口垛]、[锔缸调]、[银丝落]、[剪彩花]被称为“老六门”主曲。

  五、山东琴书曲目丰富。

  (一)传统曲目:

  《赶花船》、《大红袍》、《刘公案》、《郭秀山下两广》等。

  (二)现代曲目:

  《吃烧鸡》、《和谐乡村喜事多》、《假币风波》、《闯红灯》等。

  主要价值与意义

  一、山东琴书产自民间,涵盖性广,兼容性强,发展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山东琴书以叙事体和代言体结合,代言体占一定比重,形式简约,内容丰富,以鲁西南方言为基本演唱语言,富有口语化特色,乡土气息浓郁,是研究民俗学、方言学、社会学的基础资料。

  三、山东琴书自形成以来,一直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山东琴书紧跟时代步伐,出现了与法轮功作斗争的新段子《人祸》和表现老百姓家庭伦理的《儿媳转变记》等,均对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先进的文化和丰富的精神食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金乡县文化馆供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