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故城:残迹古韵犹存 抖落千年苍凉

2013年11月29日 09:29作者:于秋伟来源:《山东文物丛书》

曲阜鲁国故城,是指周代和西汉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曲阜城区和东、北外围。1977年和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派员会同地方文物部门对鲁故城进行了系统勘探和重点试掘工作,基本搞清了鲁故城城墙的分布和各类遗址的保存情况。

  曲阜鲁国故城,是指周代和西汉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曲阜城区和东、北外围。《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就封于鲁。《括地志》云:“曲阜外城,即周公旦子伯禽所筑鲁古城也。”鲁国自伯禽至顷公,历34世800余年,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其间世事更替,鲁城渐荒废,不复有昔日规模。至汉惠帝时,置鲁国,高后元年(前187年)封张偃为鲁王,文帝元年(前179年)国除。景帝二年(前155年,)复置鲁国。三年,徙淮阳王刘余为东海王,都曲阜,历5世。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帝封疆为东海王,都鲁城,直至汉末。此后,战火频仍,周、汉城墙渐圯,宫殿建筑成为一片丘墟,湮没地下两千年之久,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考古事业飞速发展,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随着曲阜新城的建设,古城的勘探和保护刻不容缓,曲阜鲁国故城终于重见天日。

  1977年和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派员会同地方文物部门对鲁故城进行了系统勘探和重点试掘工作,基本搞清了鲁故城城墙的分布和各类遗址的保存情况。故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呈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东西最长处3.7公里,南北最宽处2.7公里,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壕沟。现存城垣自西周晚期延续至西汉,其间经过多次修补和增筑。东、西、北三面各发现三座城门,南面两座城门,门宽7米~15米。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干道各5条,皆同城门和重要遗迹相连。城内西周前期的遗址多分布在西、北部,晚期遗址扩大到城东北,东周时期遗存已经遍布全城。城内西部还有6处周代墓地。内城又称宫城,居于外城的中部偏北,平面近方形。东西宽约550米,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北三面残存地下的城垣宽10米左右。城内有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试掘证实为春秋至西汉的鲁王宫城。宫城之南有全城最宽的大道通向南东门,道路两侧各有3处大致对称的建筑基址。南东门外两侧有东周的“两观”基址,其南1.5公里处有夯筑台基,可能是郊坛的“舞雩台”。宫城、南东门、郊坛成南北一条直线构成鲁城的中轴线,是鲁城平面布局的重大特征,可能反映了《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背市”的都城建设思想。鲁城外城分布着各类遗址,西、北部有西周制陶、冶铜作坊和居住遗址,东北部有西周后期居住遗址。西部有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北部和西部偏东有大片东周炼铁遗址,西北部有东周制骨遗址。自西南、西北至东北、东南,皆存在东周遗址。同时,发现有少量的西周的简瓦、板瓦、东周、汉代瓦当遗存丰富,尤以汉代卷云纹圆瓦当为多,这些遗迹现象充分说明,西周时期的鲁国都城规模较小,而且集中在西、北部,东周时期都城规模最大,遗迹现象分布广泛,而汉代时兴建的建筑较多,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物。

  1977年以来,在鲁故城内发掘的200余座本西周、东周墓,不仅出土遗物丰富,而且发现了春秋时期的贵族墓,无论是了解春秋的葬制或者窥视当时的贵族生活都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这些勘探和试掘的成果汇总在后来出版的《曲阜鲁故城》考古报告中,其中,精美的玉器、金银器等让人回想起鲁国强盛时期的辉煌。

  如今,曲阜因为圣人的缘故早已蜚声中外,三孔圣迹亦成为曲阜的亮点,其实,鲁都城的钻探成果,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旅游地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鲁都遗址博物馆将同孔庙、孔府、孔林、儒学研究院比映同辉,使曲阜成为更高层次的东方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超一流的人文旅游胜地,到那时,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之旅会更加令人流连忘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