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农民水利专家 造福一方

2013年12月17日 10:38作者:白英来源:汶上县政府网

白英看到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异常兴奋,日夜操劳。之后,他又于分水口创设一活动的鱼嘴形“石鲅”,有效控制了南北分流水量。为防枯水季节水源不足,复将汶城东马庄一带和东北赵桥一带诸泉引入南旺,并创造性地将南旺湖、蜀山湖改造为蓄放自如的“水柜”,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白英(1363~1419) 字节之,康驿镇颜珠村人,农民水利专家。后因生计,迁居军屯乡彩山之阳白店村。他心地善良而耿直,学识渊博而不求闻达。晚年被举为一乡之“老人”(即乡官。《明史·食货志》载:须选“年高为众所服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决口于河南原武,元代开凿的大运河淤塞400余里。几年后,明成祖肇建北京。沟通漕运,遂成当务之急。永乐九年(1411),明朝廷允准济宁同知潘叔正奏请,命工部尚书宋礼率军工民夫30万人事其役。但工程毕而水源不足,不能航运。宋礼深感忧虑,微服私访,会白英于彩山之阳。时白英已年近50,积累有丰富治水经验,更因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运河通航,已有成熟构想。他见宋礼态度真诚,便和盘献出了自己的成套方略。白英计度:元代引泗、汶合流之水北上济运,因地势变化,今已不足所用。南旺村为会通河“水脊”,只有设法引水至此南北分流,方能排除通航梗阻。汶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若自戴村筑坝,遏汶水顺势入南旺,问题便可解决。宋礼大喜,立表赞同,请白英一起指挥施工。白英看到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异常兴奋,日夜操劳。之后,他又于分水口创设一活动的鱼嘴形“石鲅”,有效控制了南北分流水量。为防枯水季节水源不足,复将汶城东马庄一带和东北赵桥一带诸泉引入南旺,并创造性地将南旺湖、蜀山湖改造为蓄放自如的“水柜”,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白英具体指挥创建的这一“引汶济运”系统工程,改变了元代济宁分水格局,开创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新纪元。从此,京杭运河上下贯通,帆樯如林。每年晋京的数百万石粮米皆取道于此。南北物质文化得以进一步交流。白英也因此得到万民感戴。然而,由于操劳过度,当工程告竣,随宋礼赴京复命时,不幸呕血殁于德州桑园。遵遗嘱,葬于彩山之阴。明正德七年(1512),为颂其功,封白英为“功漕神”,并于南旺分水口南建分水龙王庙、白公祠。清雍正四年(1726),追封“永济神”。光绪五年(1879),加封“大王”,并分别于南旺、戴村立碑建祠。乾隆皇帝6次南巡,每次都于南旺停舟礼祭,题诗勒石。汶上及鲁西南一带,至今仍广泛流传着“白英治水”、“白英点泉”等动人传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