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花棍舞:珍贵的民间舞蹈
兖州,为中华古九州之一,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相望,是中国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市的发祥地之一,是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汇集地,是齐鲁之咽喉,交通之枢纽。兖州花棍舞多次参加济宁市民间艺术展演,参加孔子国际文化节开幕式表演,受到广泛好评。
一、"花棍舞"的文化根源及历史背景
几千年来我国黄河流域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旱则数月无雨,涝则洪水泛滥,哀鸿遍野,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荒野万里,奉献的生产生活资料质劣量少,难以养育更多的生灵,难以使更多的群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于是广大的市区家园的人们就到处流浪四处乞讨。相传,发祥于中原江北广大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花棍舞,就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艺术的再现了当时当地的实际生活状况,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现状的思考,反映着人们一种可贵的达观乐天的崇高精神,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花棍舞的出现,以大汉民族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使之随着朝代的更迭,从江北中原向黄河流域的更广大地区飘逸、传播。当这颗民间艺术的种子在兖州的土地上播种时,便孕育出兖州花棍舞这一鲁西南民族舞蹈的娇艳之花。
二、"花棍舞"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兖州花棍舞又称"打花棍",初考证为汉族舞蹈,通过与"花棍舞"相关的歌谣和传说的,人们得知,"花棍舞"是古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包括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广大劳苦群众创作传习的一种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舞蹈形式,反映了失去家园和生活资料的人们到处流浪,四处乞讨的生活内容。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如手拿花棍的一些典型动作就是当时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艺术表现,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辛酸,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打花棍"在山东鲁南兖州、滕州一带已有近百年的传承史,传说花棍起源于叫花子乞讨用来防身的大狗棍子。在宋元时期,丐帮用来习武或沿街唱曲时拍打手肩、敲击节拍用的竹杆。明朝之后,兖州一带的流浪艺人受到"打连厢"即"霸王鞭"的影响和启发,在竹杆两头装上钱铃和布头,发展成为今天载歌载舞、花棍叮当、声调欢快的民间"花棍舞"。上世纪九十年代,市文化部门责成专业人员开始对花棍舞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现代生活,适当加进新的动作和表演套路,在原舞蹈精神韵味的基础上,使舞蹈更具时代特点。以欢快吉祥的情调为主,成为人民群众欢庆丰收、歌颂生活和表达情怀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纪之交,兖州市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排演花棍舞。市文化馆专业辅导人员也深入厂矿企事业单位、组织、辅导并排演花棍舞。
兖州花棍舞多次参加济宁市民间艺术展演,参加孔子国际文化节开幕式表演,受到广泛好评。
三、花棍形式的艺术特征
表演形式以多人表演为主,少有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此舞蹈经发掘完善后已发展成领悟。情节据式舞蹈,但一般是一种集体舞蹈。风格特点是表演队伍排列整齐队形,或变换队形,手舞花棍,边走边舞。动作多以跳、转、翻、旋等技巧为主,体现出热情欢快、灵巧多变的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服饰道具特点是:表演者以女性为主,多穿缎料的红衣、绿裤或绿衣、绿裤表演,服饰体现节日喜庆特点。道具为长约1.5米的竹棍,饰以彩条,缀以铜铃、舞蹈流光溢彩,叮咚作响,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伴奏音乐,有传承的"花棍调"。演出时可编配伴唱或"秧歌调"等乐曲伴奏。
四、花棍舞的传承意义及其价值
1、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价值
"花棍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欢快的物资,传递着一种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于挫折时所表现的乐天达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鼓舞。
2、珍贵的民间舞蹈价值
花棍舞深深扎根与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化土壤,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在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歌舞艺术的营养,同时也以其他歌舞语言给与其他民间舞蹈以深远的影响。
3、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价值
花棍舞艺术以我国中原地区农耕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齐鲁文化和鲁西南平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既能看到中原文化的因素,如博大、乐观等,又能见到齐鲁文化的影响,使这支民间舞蹈成为兖州人民风俗和精神内涵的载体,展现着济宁文化和端信文化积极向上,喜庆吉祥的思想主题,生动、完整地提香了兖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花棍舞这一兖州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现已聘林失传。针对此项目濒危情况,兖州市文化部门已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待审报(济宁市市级)名录项目后,即着手实施该项目的全面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兖州花棍舞这一古老的民间乐舞形式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