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翰:致力于教育 创办新学

2013年12月09日 14:38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周之翰,民国时城内今长安居委会白衣堂街人。字玉坡。1880年生。少年负大志。博览数、理新知译着。先后投考武备学堂、警官学校、师范讲习所,皆以优异录取。后选定“教育救国”道路,入师范。

  周之翰,民国时城内今长安居委会白衣堂街人。字玉坡。1880年生。少年负大志。博览数、理新知译着。先后投考武备学堂、警官学校、师范讲习所,皆以优异录取。后选定“教育救国”道路,入师范。毕业在本县任教,勤慎职守,同事奉为楷模。1928年军阀据城,兵火之余,周独在关帝庙创办露天学校,各县仿行。1934年,随山东省教育考察团巡行南北,在南京与陶行知、俞子夷、何思源等教界名人共商改革大计,发表论文有《中国乡村教育刍议》、《儿童心理学研究》等,皆为时人所重。“七·七”事变后,杜门不出,蓄胡示志。自书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句悬于卧室,以明仇敌爱国心迹。伪政府多次征聘,皆以目疾辞避。后借用万字会长唐某私房,义务创办私立女子小学一处,读经习字,不与敌伪合流,坚持两年余被迫停闭。从前跟他上过学的伪济南道尹宋介,曾派其秘书长持重金专车来兖,敦请“恩师周先生”赴济“襄助”,即报“师恩”。周掷钱大骂,来人大讨没趣返。1945年抗战胜利,周已年近古稀,于欢庆祖国光复声中逝去。家境素贫,发不起丧,幸赖商、学各界人士孙惠溥、仙仲春、马崇璋等人发起,由刘祥彬执笔写了一篇《为周玉坡先生丧葬募捐启》,大家捐助了些钱,才理葬了他的尸骨。当时的滋阳县政府于公祭时送了一副挽联道:

  抱松筠习性,守金石行操,峥嵘六八春秋,不愧炎黄后裔本色;

  培杏坛桃李,育国家栋梁,耕耘三十寒暑,凭添教育事业光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