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知恩

2013年12月20日 16:38作者:来源:大众网

元朝年间,地处江淮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带,连年大旱,河干井枯,赤地千里。百姓生活无望,纷纷迁逃外乡,寻求生路。在钟离东南三十多里,有个百多户的村子,叫朱家庄。庄西头的槐荫树下,住着一户姓朱的人家。老母王氏已年近六旬,儿子刚满十四岁,乳名重八。娘儿俩穷困潦倒,眼看已揭不开锅儿,为保住活命,只得冒着三九严寒的天气,也逃向外乡。

  元朝年间,地处江淮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带,连年大旱,河干井枯,赤地千里。百姓生活无望,纷纷迁逃外乡,寻求生路。在钟离东南三十多里,有个百多户的村子,叫朱家庄。庄西头的槐荫树下,住着一户姓朱的人家。老母王氏已年近六旬,儿子刚满十四岁,乳名重八。娘儿俩穷困潦倒,眼看已揭不开锅儿,为保住活命,只得冒着三九严寒的天气,也逃向外乡。

  一日,母子二人来到高唐州的东关,天色已晚。由于这日风雪交加,地冻天寒,娘儿俩一日未讨到饭食,小重八又路染疾病,已很难再行,便想沿街寻一安身之处。可这时沿街门户多已关闭,只有一处尚有灯火,母亲就扶着病弱的重八,上前求助道:“大爷大娘,能行行方便吗?”

  店中闻声走出一位六十来岁的女主人,向他母子打量了一下,说:“天色已晚,小店已灭灶停业,请到别处用饭吧。”说完,就要转身关门。

  王氏忙道:“老人家,俺乃外乡人,与孩儿路过此地,风雪交加,举目无亲,实在无处安身,只想求您借住一宿。”

  女主人见这母子二人,衣服褴褛,一个年老体弱,另一个面黄肌瘦,在风雪中只冻得瑟瑟发抖,便产生了怜悯心,说道:“小店并非旅馆,念您外乡来此,就请进委屈一晚吧。“于是便把母子二人引到院内,安顿到东厢房里;先拿些柴草。让其取暖,又抱来一捆谷草铺在炕上,打发他们安息之后,也就回房睡觉去了。

  店中的男主人,原是一位私塾先生,后因年景不好,学馆关闭,为求生计,便与老伴在此开了一个卖罗汉饼的小吃店。这晚他正在灯下看书,听老伴招来两位外乡人借宿,并没在意,可临将睡去时,却听东厢房里传来断断续续的低泣之声。他不知出了何事,便赶忙提着灯笼,来到了东厢房。烛光下,便见王氏怀抱着憔悴的孩儿,肩头颤动,泪水挂腮,便问道,“大嫂,夜不安歇,为何悲伤呀?”

  王氏一看,见男主人挑灯前来寻问,知时哭声打扰了主人,赶忙起身赔礼道:“老哥实在抱歉,俺一时深感离乡之艰难,不由啼出声来,打扰您安歇了。”

  店主人道:“眼下我并未安歇,何谈打扰,我想你母子流落外乡,晚中啼哭,定有难言之苦,何不说与俺知,让俺帮你一二?”

  王氏长叹一声,哭诉道:“实不瞒老哥,俺家乡连年遭灾,地里籽粒未收,俺母子为逃活命,求乞来到这里。今日赶上了风雪天气,不但一日汤水未进,小儿又身染病疾,眼看性命难保,俺哪能不急,故而失声痛哭起来。”

  这店主人,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听了王氏一番叙说,心想,这母子也着实艰难,眼下解其饥渴乃为当务之急,于是他二话没说,走回房中,拿出两个剩下的罗汉饼和一壶开水,递与王氏说:“今晚先暂挡一时,明日再想法儿。”

  这棵古槐位于原城池东门外,古槐胸围9尺3 寸,身高14米有余,遮荫近60平方米。每年的立冬至第二年的清明之间,每天的深夜,节日的深夜,鸡狗入眠,万籁俱寂之时,于此树下或在附近人家的住房内,静下心来,凝神寻闻,总能听到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还可呜呜咽咽、忽高忽低、或促或缓的成群联片的众多成人的低声哭泣,声高时可辨出捶胸顿足之状,声隐时可随之有抽噎屈闷之感。至今已哭泣了七百二十多年了。任何无耳者只要在上述之时之地,均能听到这悲戚的声息从古槐上下传出。这并非梦幻,亦非错觉。

  古槐为何这样长期悲鸣?这要追溯到七百二十多年前发生在高唐驿站的一段往事。

  高唐地处南来北往交通要冲,驿站设在北关街的东侧。来往信使、钦差、官员在此换马或暂住。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北风劲吹,落叶满街。官道上有队员军号衣的骑兵拖着一股黄尘由南疾驰而至,停在驿站门前。其对前后的号衣官兵,将队中间那位须髯长蓄但不蓬头垢面、头发花白却不露衰相、面容憔悴仍气宇轩昂,身着宋朝官袍、年约四十余岁的男子扶下马鞍。从双方的态度可见:是长途押解。虽不戴刑具,但肯定该中年男子是这干元军的囚犯。囚犯名叫文天祥,在南宋官拜丞相加少保,后封信国公。率宋军与元兵战于潮阳,溃败后被元所俘。他写有著名的《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警句便出自于此。风尘中的这队官兵边是押解文天祥北上赴京的元军人马。他们早晨由东阿县出发,至高唐时已是黄昏,欲在驿站住宿。

  文天祥下得马来,活动一下手脚只见高唐驿站小门小户,乃是借一家临街客店改建而成。门前路边一字排开植有六棵国槐,北边的五棵因车碰马啃枝干早成鹿角,已是生气无有的拴马桩了。南边一棵最小,身如锄柄,高不过丈,叶已落光,不知何故已被连根拔起,歪在一旁,命在旦夕。 文天祥进入驿站之后,一刻未停,路尘未掸,不顾身劳身疲,趁钦差去吃饭之机,从驿站借的撅锨,在差人的跟随下来到街上,小心的将这棵国槐重新栽好,并以碎砖围起护栏,浇上井水后才回驿站吃晚饭。自命难保的文天祥,尽自己所能保护了一棵小树的生命。夜过子时,文天祥仍端坐在烛焰跳动的桌旁,注视着自己忽长忽短、摇晃不定的身影,思绪万千:大好的河山……坎坷的人生……为宋朝的败灭而愁,为失去报国的机会而忧,为国为民决心赴难……低吟几句后便索纸提笔一会而就,写成了《夜宿高唐州》诗。诗云:

  早发东阿县,

  暮宿高唐州。

  哲人达机微,

  志士怀隐忧。

  山河已历历,

  天地空悠悠。

  孤馆一夜宿,

  北风吹白头。

  天明起程,继续北上。祥兴二年底,到达北京。元世祖或逼或劝,或刑或诱,历时三年,文天祥始终未屈,坚不降元。于元世祖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深秋就义。 文天祥一腔爱国鲜血化为碧水永照千秋。他在高唐扶植的那棵国槐便成了高唐人寄托对其思念的载体。天旱时有人浇水,春秋季有人施肥,再无人以其拴马,更无人采叶折枝,在格外的照顾中根深叶茂地长了起来。每年的春节、清明更有不少人特意前来守着这棵树站一会儿。

  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流逝,槐树逐渐长大了,但人们对文天祥的思念却没因时空渐远而冷漠。专注的思念插上想象的翅膀,与变化的环境多次印证的结果往往出现奇迹:“古槐哭泣了”,“古槐永记救命之恩。为文天祥被害而屈、而悲、真能听到哭声。原来,槐树东临两丈多深的排水沟头。此沟呈喇叭状向东扩展开来与天齐庙湾成为一体,向西逐渐缩小进入槐树下一个高宽各两米有余的砖砌拱形涵洞。涵洞在地下穿过北关大街直连东城门外北侧的护城河。这特殊的地形遇有东或北的风向时,空气由无遮拦的天齐庙湾水面吹向涵洞,气流由广路进入窄口,在涵洞口便发出响声,再加上洞内会声,便成嗡嗡哄哄的声响;遇有南、西风向时气流由护城河入涵洞,同样产生低闷的回声。这便是来自古槐树下的哭泣。此声常年存在,只因太低太弱不会轻易听到,只有与来自古槐树上的声音和二为一时才会听到。

  立冬之后,正是槐叶落光时,秋风吹过无叶的但是密集、多弯、硬抖的枝条时,便会发出比柳哨低沉、比松涛婉转的“呜呜呼呼”的低韵,这便是来自槐书之上的悲鸣。与树下涵洞之声组成超低音合奏,便出现了万众齐咽之效果。

  清明之后,槐叶茂盛,有风掠过,叶子翻滚碰撞,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此声盖住了涵洞中发出的声音,所以清明槐树有叶之时,是不能听到“呜咽”之声的;天亮之后直至晚上,人和动物频繁,器物相撞、鸡鸣狗叫、车磙马嘶、人际应答……声响鼎沸,压过了古槐上下发出的所有声音,所以白天是听不到古槐悲鸣的。

  这便是人们传说的“风尘未掸救幼树、古槐有灵悼恩人”的故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