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营庙会
十八里铺镇许昌营庙会起源于北宋真宗年间,是当时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物资交流的中心。据史料查证,当时北宋的江山赵家坐,真宗年间的皇帝是赵恒,他掌管朝政有法,爱民如子。教万民学三纲,懂五常,信奉天地,参拜神灵,那时的人们都是以皇帝为天,听天有命。
十八里铺镇许昌营庙会起源于北宋真宗年间,是当时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物资交流的中心。据史料查证,当时北宋的江山赵家坐,真宗年间的皇帝是赵恒,他掌管朝政有法,爱民如子。教万民学三纲,懂五常,信奉天地,参拜神灵,那时的人们都是以皇帝为天,听天有命。
真宗年间,朝政兴胜,人们的生产物资发达,生活较好,人们都有一种崇尚美好,幸福的愿望。他们各地纷纷起会,修庙,建祠堂,打戏班,玩火龙,跑竹马等民间活动风起云涌。供天供神,烧香拜佛的更是云集乡里,这大概就是许昌营庙会的起源。
许昌营庙会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古会,会址任庄位于十八里铺镇南边八里处。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那里曾有一处古建筑遗址。当时修有《碧霞祠大殿、帅殿、后楼、东西廊坊、巨型牌坊、共悦桥、玉皇庙、菩萨庙、奶奶庙、关公庙、凤凰皋、观音亭。后边还有蟠桃园、莲花池。》真是当时一处赛似天庭的建筑群体。
庙会是每年的三月二十八的前后三天,共得七天时间的会期。始有周边十八个村庄共同托起,轮流坐桩,一直延续至今。
每到逢年的三月二十,这些村庄的人们都比过年还事大,杀猪,宰羊,剥鱼买菜,炸丸子,熬肉,迎接三月二十八的到来,即赶会亲朋好友的来临、会上亲戚特别的多:大姑子、小女婿、老丈人、小舅子、梁桥子、小姨子、亲娘舅和妗子、老爷老娘外甥女、表姐表妹表兄弟,八拜为交的仁兄弟带着八不沾边的外侉子,都来喝我的小酒,喝的多了还御魔人。
三月二十四那天,会上开始上人,东西南北的买卖商贾云集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各路的戏班子玩友也是都来扩场占地。当时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但是,买卖家为了自己的生意,头三天就来支锅,盘灶,卧车,搭棚。有打烧饼的,炸果子的,熬丸子汤的,卖漂汤肉的,有炊菜的,煎肉饼的。卖包子水饺混沌的,糊辣汤,豆沫,豆腐脑的,卖冰块,壮馍,凉粉的…。
古代没什么供销超市、集市很少,全凭会上物资交流,当时的许昌营三月二十八大庙会真是江北一绝。庙会上有猪市、羊市、牛驴马骡市、木材市、布市、米市、粮食市,叉笆扫帚农具市,纺车纺线染坊市,糖人,面人,泥哨,琉璃蹦吧玩具市,还有算卦、相面的艺人市。会上还有铁匠炉,银匠炉,玩皮影的,打落子唱打鼓书的,当场剪花卖花和卖插花绒线的,打拳卖艺的,割头换相的,削脚的,拉头的,要饭的,歘街的,叫街的,到了灾荒年还有头上插草自卖自身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从三月二十五庙会进入主会期,你听,从早起三四点钟,四面八方的赶会人员就像蚂蚁求雨似的往庙会中心涌,早期,有推车的,担担的,骑马的,骑驴的,坐牛车,呱打子车的,名人官家还有鸣锣夸官坐轿的。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庙会越来越大,让人难以形容。到了主会期,村民忘记了生产,丢掉了农活,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不赶三月二十八会,没法过去这一年。所以,一到离会三四里路的时候,车马人流就难以前行。你看赶会的,有大闺女、小媳妇、老太太、老头子、小小子、小妮子、小光棍、小流子,县委、区委和村委,保安民警、打工仔,都是赶会来过瘾儿。有推车,有拉车,有电车自行车,一脚蹬的摩托车,轻卡面包轿子车,真是喇叭怪叫争先强行。
古时,会大听人啦,现在我们亲眼见。现在的许昌营庙会也可称是十八里铺镇上一绝!这个庙会,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脱掉了棉装,一身轻,心情极好,真想把一年赞下的私房钱一下子花个净光。
许昌营庙会象是“碧霞元君”浑身有线一样把四方百姓牵来,为民降幅。会上那真是四街四域挤压不动,歌舞团,艺术团,驯兽团,还有吴桥马戏团,对台唱的豫剧团,团团门前观众爆满。无论什么买卖,饭棚,布棚,煎炸棚,棚棚满人,都是花天酒地,猜拳行会,酒山肉海,赶会人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再往庙会中心走去:东有修复的“玉皇庙”西有重建的“碧霞祠”南有金水桥直通的“南海观音亭”北有大水永不淹没的“凤凰台”。这几处古老的建筑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尊严。此处有烧香的,拜佛的,上供的,许愿的,拴娃娃的,向老泰山奶奶神前扔钱买平安的,有哭的,有笑的,还有长跪不起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命运,儿女的前程而祷告,让人看在眼里难以琢磨。
和谐社会,万民得福,昔日文化,重放光彩。千年的许昌营古庙会得以繁荣发展,古文化建设又旧貌换新颜,这充分折射出我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我们当代人民的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