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铁钟

2013年12月22日 09:21作者:来源:

古城钟亭位于古城镇政府门前南侧,此钟原存于古城(原范县县城)东门内,系文殊寺的镇寺之宝,后寺毁钟存。铁钟铸造于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2002年由古城镇原中学院内迁至此,并建造钟亭,悬钟于亭中。

  古城,系1957年前的范县县城。据旧志记载,春秋末期孔子的忠实弟子仲由(字子路)因避阳虎之乱曾退修诗书于此。后人遂将此处之堤命名为“子路堤”,至今与古城比邻的阳谷县金斗营乡仍有“子路堤村”。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于乾隆七年(1742年)在此任范县县令,历时四年。抗日战争时期,范筑先将军曾于1938年3月率部在此与日伪军两度激战,最终收复了范县城。1957年,范县县城西移四十里至樱桃园。

  古城钟亭位于古城镇政府门前南侧,此钟原存于古城(原范县县城)东门内,系文殊寺的镇寺之宝,后寺毁钟存。铁钟铸造于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2002年由古城镇原中学院内迁至此,并建造钟亭,悬钟于亭中。

  钟亭座南朝北,建在4米高的台基之上,北面台基呈“之”字形双向阶梯,台上四周围有石雕护栏。钟亭高3.8米,为六角形,双檐廊柱式建筑,红柱绿瓦,飞檐挑角,雕梁画栋,钟亭由6根亭柱支撑,铁钟悬于正中。钟亭正面匾额和楹联,均由莘县文史泰斗杨巨源拟文,莘县知名书法家孙维苏书丹。正面匾额:泽被八方。

  古城乃春秋古邑,范县旧治。城东北隅原有来钟寺,不审建于何代。寺内铁钟铸于金承安四年,有铭文可凭。钟高近三米,圆周五米有五,唇径一米又七。钟体铭文花饰设计精美,经八百年风雨侵蚀仍条缕可见。其形制之巨,工艺之精,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在聊城市辖区内堪称无双。文物乃先民之遗赠,文化之瑰宝,历史之见证,社会之财富。保护文物乃万世之功,盛世为政者均极看重。古城镇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多方筹资,精心设计,筑台建亭,重悬古钟,使传世文物喜获护佑,后世子孙得以永瞻,实乃利国利民之善举,千秋万代之功德。亭峻之日,遵嘱述之,以为永记。

  铁钟通高2.9米,钮高0.49米,钟口直径1.90米,重4吨。钟钮由两条栩栩如生、气度凶悍的蟠龙交织而成,牢固而坚实。钟体上除少数较细小的文字和花纹受蚀外,大都清晰可见。钟体下部为一周细线植物形花卉图案,略上方格内铸有“承安四年六月初六日铸造”。

  钟形硕大、气势宏伟、匠心独具,撞击时可闻10里。铁钟铸造时间之早,工艺水平之高,形制之硕大,保存之完整,为聊城地区所罕见。钟体上的四句铭文概括出了对君、臣、民、佛的全方位祝福,可谓滴水不漏。“皇上万岁”祝的是君,“重臣千秋”祝的是臣,“国泰民安”祝的是民,“法轮常转”祝的是佛教本身。法轮是佛法的别称。佛教中认为,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地,它能熄灭烦恼,摧伏怨敌,如宝轮般辗转相传,故称“法轮常转”。一句话,只要封建社会不灭,佛教传承不绝,这四句祝辞便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文中的帝、臣、民、法皆为泛指,并不具体到某人,朝代可以更换,寺主可以传承,这四句话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铸造此钟的年代,正值金占中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究竟谁能一统天下,尚未可预卜,大钟的设计者搞出这四句铭文,可谓用心良苦。

  今观之,金代铁钟高大壮观,为古城增添了色彩,为莘县的旅游业增添了景点,为人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情趣。

  古城钟亭开工于2002年8月16日,竣工于2002年12月28日,其钟亭设计和建设,由祖籍古城南街的刘怀林全力承担,设计单位为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为莘县第一建筑公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