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桥:当地人董宪章捐资修筑
博济桥,位于阳谷县城东关,建于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为当地人董宪章捐资修筑。桥有3孔,以青石砌成,长8.3米,宽5.1米,为拱券式结构·桥两侧均有浮雕石栏,四角各有一形态逼真的石虎,桥栏石柱上端雕有石狮,栏柱之间青石板及柱身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鸟兽图案。
博济桥,位于阳谷县城东关,建于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为当地人董宪章捐资修筑。桥有3孔,以青石砌成,长8.3米,宽5.1米,为拱券式结构·桥两侧均有浮雕石栏,四角各有一形态逼真的石虎,桥栏石柱上端雕有石狮,栏柱之间青石板及柱身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鸟兽图案,如“八仙过海”、“寿星下棋”、“柴王推车”“天马行空”、“铁杵磨针”、“农夫开山”等,取材广泛,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其中一幅石雕是阳谷县丞笪一顺“车去留犊”的场面。博济桥,坐落在阳谷旧城东门外,地处过去阳谷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处和交通要道。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据旧县志“桥梁志”记载:“博济桥在东门外,其关厢之半,乃寿张抵东昌南北通衢,岁久洼下。每雨后注水,或至没顶,致令东西张秋之路梗塞不通,其关之居民隔若两泮然。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傅道重命义民董宪章架石桥三空,旁设栏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济,改故道于东偏之高阜焉。”石桥建筑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虽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现桥体仍坚固如初,并无陷落与断裂现象。桥上有两排浮雕石栏,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3个。桥身东西长8. 30米,南北宽5.12米。桥栏有望柱十二根,顶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望柱间以石栏板镶嵌,均镌有浮雕图案,甚为可观。石桥在构造上也别具特点,整体石砌,做工细致,手法精巧,造型美观,古朴大方;各部件之间,卯榫相接,严密无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