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蓑与“玄之又玄”碑
雪蓑,名苏洲,自号雪蓑、雪蓑道人、雪蓑渔者、八都散人、五湖散人兼三十六洞牧鹤使者,明代河南杞县人,生卒年月不详。雪蓑的书法俊逸洒脱,或笔走龙蛇,或轻若蝉翼,或重若卷云,疏狂不羁,不拘一格。
雪蓑,名苏洲,自号雪蓑、雪蓑道人、雪蓑渔者、八都散人、五湖散人兼三十六洞牧鹤使者,明代河南杞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年少时移居山东曹县,随其伯父卖酒为生,后因官司逃散,当时才11岁。从此浪迹江湖,四海为家。他极为聪颖,学无不会,每学必精,作字、弹琴、蹴鞠、唱歌均首屈一指。曾游历巴中。嘉靖、隆庆年间游访历下、章丘,与李开先交游,来往于淄川、益都,被人们视为“神仙”。曾自作诗“雪里披蓑,寒动一天星斗;云间补衲,暖回大地阳春。”擅长写大字,字迹龙蛇飞舞。莱芜、历城、章丘均有其碑刻。他多才多艺,尤以书法见长。雪蓑的书法俊逸洒脱,或笔走龙蛇,或轻若蝉翼,或重若卷云,疏狂不羁,不拘一格。
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七年间他曾在莱芜一带旅居,留下了不少墨宝,其代表作“玄之又玄”是书法一绝。据传,当地百姓在棋山观村西盖起庙宇后,决定立碑,便先请来几位先生研究写碑文。正在商议之时,有个脚穿草鞋,腰系草绳的老头来了。他在先生们之间串来串去,并一再询问干什么。先生们不耐烦地回答道:“写碑”,并讽刺他说:“你转来转去,莫非你还想写吗?”老头回答:“我写也可以,若不行,可以擦了另写。”众先生见他真的要写,想出出他的丑,便同意了。只见那老头脱去鞋子,用脚丫沾了墨,舞了几下写出“玄之又玄”四个大字。他特意把“之”字提到右上方先行下笔,“之”字一点状若龙头,一捺延伸下行11市尺,如神龙掉尾,似神来之笔。“玄又玄”三字置在“之”字长捺之左,布局豪放,别具一格。写完后,穿上鞋转身就走,几步以后就不见了。众先生变得目瞪口呆。“莫非此人就是雪蓑吗?他曾住在雪蓑洞中。”待众先生回过神来,纷纷如是议论着。
到了立碑的时候,众人犯了难。怎么个立法,谁也拿不出好主意。先前立碑都是小碑,像这样的巨型大碑,从来没有立过,碑座近1米高,碑身3.13米高,宽1.18米,还有碑帽1米多高,合计5米多高,重约上万斤,靠人工如何立得起来呢?众人正在发愁之时,穿着破烂的老头又来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是没有办法了,已经土埋到脖子。”一连重复了几遍,转眼间老头又不见了。人们在思索老头说话的用意,不由得转忧为喜,何不用屯土的办法来立碑呢?于是边屯土边竖立,终于把碑立了起来,并安全加上了碑帽。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