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庄村花鼓锣子: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
“花鼓锣子”为莱芜市颜庄村所独有。颜庄村花鼓锣子 — 传承人物 “花鼓锣子”的第二代传人李圣儒老艺人讲,他是1932年投师于张凤旨老师的。(二)打小锣、打小镲者动作:做法(碎步击鼓),步法同打鼓者,二人分别持锣、镲,每拍击打两下。
“花鼓锣子”为莱芜市颜庄村所独有。颜庄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的繁荣,民间艺术的活跃,是“花鼓锣子”形成的重要基础。清末民初时期,本村的老艺人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十分要好,又都怀有一技之长,他们时时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年关、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试演,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打铜锣,卖鼠药的耍旱伞,磨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巧妙地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与铜锣为其主要演出道具与伴奏乐器,故当地人们称之为“花鼓锣子”。
颜庄村花鼓锣子 — 历史渊源
相传清朝末年(1887年),那时的颜庄村土地荒凉,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饱肚,乞讨者到处皆是。当时颜庄村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较为发达,民间文化艺术自然活跃。当时有村民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酷爱民间艺术,时常聚在一起戏耍唱跳,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过年、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演练,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艺人的打铜锣,卖鼠药人的耍旱伞,磨剪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铜锣为主要演出道具和伴奏乐器,故取名:花鼓锣子。“花鼓锣子”的起源与发展和当地的民间民俗及庙寺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的村民衣食无助,家境贫寒,他们时常去庙寺烧香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把生的渴望寄托在神灵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甘于贫穷和寂寞,时常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自娱自乐,以穷欢乐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沟通。久而久之,则形成了花鼓锣子这一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是"花鼓锣子"表演活动的热闹时期。他们五位艺人及乐队鼓手一起到村中庙寺去烧香跪拜,祈求神灵赐福平安,保佑"花鼓锣子"代代相传。拜完神灵后,花鼓锣子表演队便集中排练演出,开始对台词、凑戏文、并修整演出服装和道具等,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本村的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他们送些米面和布料等,送钱送物,图个祥和吉利。过了春节,先在本村演出三天,然后,再按请贴顺序到外村和集镇上去演出。正是这种形式和内容赋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颜庄村花鼓锣子 — 传承人物
“花鼓锣子”的第二代传人李圣儒老艺人讲,他是1932年投师于张凤旨老师的。张凤旨曾说过,花鼓锣子到他学艺时已经历了40多年。以此推算,此舞形成已有百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自娱娱人的艺术传统。
颜庄村花鼓锣子 — 舞蹈特点
“花鼓锣子”早期形式为5名演员说唱表演。领队者腰系腰鼓,为戏曲中的小武生打扮;第二人为打小铜锣者,花旦装束(男扮女妆);第三人是打夹板者(夹板是用两条长1 2米,宽6厘米,厚1厘米的竹片制作。每片下端用火烤成弯度为25度角作为把手,上端横穿一条皮条将两片上端连结,并安上两个弹簧,弹簧上各系一个绒球作为装饰。每片夹板上各安装五枚圆形铁片,铁片可晃动,击打夹板时,铁片随之响动),为丑角装扮;第四人打小镲(男扮女妆),扮相与第二人相同;第五人握油布伞,扮相同第三人。每年春节前农历的腊月初八,他们5位艺人一起带香火纸钱到村中庙内烧香磕头,以乞求神灵保佑(他们选择腊八有两种含义,一是腊八谐音“拉把”,拉把拉把他们自己本身;二是拉把拉把“花鼓锣子”这门民间艺术)。
拜完神灵后,“花鼓锣子”队便集中排练,5位老艺人各献技艺(名为凑戏),唱小曲,对台词,凑戏文并置办道具、服装等,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本村的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他们送一些米、面、粗布料等,有物送物,有钱送钱,图个祥和吉利。过了春节,年初六(为六六大顺)先在本村演出3天,全村老少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年初九(九九艳阳)再按请帖的顺序到外村演出,直到正月十六“掩箱息鼓”,花鼓锣子的演出方告结束。
表演时,由鼓带领全体跑“龙摆尾”队形出场,跑的队形有“八字串花”、“控门”、“转灯式”等。接着先由鼓出场站在表演队中间数板,“正月里来是过年,我给父老拜个年,拜得好了你别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后大家合说“多包涵”。数板后大家便开始演唱,演唱多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为内容,曲调多为鲁中地区的民间小调。表演时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后来也唱一些表现某种情节的固定唱词,如“画扇面”,先由鼓数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庙里把香插。小两口,去赶会,素白小扇手中拿,无心观看庙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画。”接着由打夹板和握伞者两人轮流演唱,唱词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风,白居英房内似笼蒸,手拿扇面仔细看,高丽纸,白生生,扬起扇股血点红,(哼哎哎嗨哟)扇面上面缺画工。”接着内鼓再数板:“叫声爱妻你是听,丈夫有话记心中,都说你的手艺巧,画个扇面是本领,愿你细心来绘画,留在身后传美名。”大家合说“传美名”。数板后再由夹板或伞演唱。打鼓者掌握着节奏的变化和队形的转变,小锣、小镲边敲乐器边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锣子”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是:拧腰扭胯风摆柳,抖肩缩脖脚步轻,两腿靠拢弹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风。其中再伴有“翘胡子”、“调情”等滑稽可笑的动作,形成了自娱娱人、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演唱形式与风格。
颜庄村花鼓锣子 — 基本特征
“花鼓锣子”其主要表演特征是:“抖肩”、“弹跳”,其中重点步伐之一的“蹦跳步”为一拍一跳,步步蹦跳、抖肩晃膀,显得轻快活跃。在表演中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插科打诨、风趣幽默。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并伴有翘胡子(调情)等滑稽可笑的动作,以喜庆欢乐为表演基调,形成了自娱自乐的艺术表演风格。
表演形式由五名演员说唱表演,领鼓者带领全体跑“龙摆尾”出场,即开始舞、唱、数板穿插进行表演,打鼓者掌握节奏与队形的变化;夹板、伞穿插说唱数板,众人和最后一句;小锣、小镲边舞边敲击手中乐器,既增添了表演色彩,又为演唱起到了掌握节奏的作用。曲调为鲁中民间小调,常用乐曲有“拜年歌”、“画扇面”等,数板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等为内容的唱词,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一)打鼓者基本动作:做法(碎步击鼓)右肩斜挎腰,双手各持鼓槌,双膝微屈"碎步"前行。同时双手先右后左,每拍击打两下前鼓面。
(二)打小锣、打小镲者动作:做法(碎步击鼓),步法同打鼓者,二人分别持锣、镲,每拍击打两下。
(三)击夹板者动作:
1、击板、双手各握夹板的手柄,保持夹板垂立,以双手的开、合使夹板相撞发出声响。
2、蹦跳步
第一拍,左脚原地跳起,右腿顺势勾脚,提起约45度,双手举于额前“击板”一次。
第二拍,脚做第一拍的对称动作,双手落于胸前“击板”一次,蹦跳步可原地做,也可跑跳做,可根据队形变化灵活运用。
3、转跳步
第一拍,同“蹦跳步”的第一拍。
第二拍,做“蹦跳步”的第二拍动作,顺势左转半圈。
第三拍,做“蹦跳步”的第一拍动作,顺势左转四分之一圈。
第四拍。做第二拍动作,顺势左转四分之一圈。
4、马步蹲颤
第1-4拍,双腿站“马步”,随锣、鼓节奏,每拍向下颤动一次,同时,双手胸左前,每拍“击板”一次。
第5-8拍,移重心左转身成右“前弓步”,双手划到胸前,每拍“击板”一次。
第9-12拍,左脚向前上步渐右转四分之一圈,顺势半蹲,右脚踮起,同时,双手划于右肩前,每拍“击板”一次,眼视左前方。
第13-16拍,姿态不变,随节奏每拍向下颤动一次,同时,双手每拍“击板”一次。
(四)打伞者动作
1、蹦跳步
做法,双腿动作同击夹板者的“蹦跳步”,右手握伞举于右耳旁,左手扶“褡裢”。
2、转跳步
做法,双腿动作同击夹板者“转跳步”,手的动作同“蹦跳步”。
3、马步蹲颤
第1-4拍,双腿动作同击板者"马步蹲颤"的第十三至十六拍,右手动作同"蹦跳步";左手虚握拳,拇指
颜庄村花鼓锣子 — 主要价值和影响
“花鼓锣子”形式独特,在全国乃独树一帜。它集歌舞、说唱于一体,表演时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适用于各种宣传娱乐活动,其表演动作“热情欢快、风趣幽默,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明确”,并有易于被群众接受等特点。多年来,“花鼓锣子”已经成为莱芜市及颜庄村一带春节期间的主要娱乐形式,并多次参加省、市、区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它对传承民族文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特别是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中,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