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印七分染——大仲村蓝印花布

2013年12月19日 15:48作者:来源:大众网

  蓝印花布是用防染方法印染而成的,印花板过去采用油纸刻制。解放后,逐渐为塑料布代替。染法为:先用豆浆,石灰、蛋清混合作为防染浆,透过印版刷在白布上,晾干后再用靛蓝水色煮染,待布干后刮去灰浆,呈蓝底白花,故被称为蓝印花布。

  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同时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

  苍山是临沂民间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20世纪60年代前印染作坊遍及乡村,尤以大仲村镇小吴宅村相氏作坊最为突出。小吴宅村蓝印花布印染始于清代中后期嘉庆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简介大仲村小吴宅村相氏作坊印染的蓝印花布,题材广泛,内容形式多样,常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为题材,并带有明显的谐音、隐喻、象征和美好的寓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印染技艺工序精细,尤其在染色阶段特别讲究,染第一遍为“月白”,第二遍为“二蓝”,三遍为“鸦青”,每一匹布都要反复10多次,故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剪纸、汉画像石、刺绣、木雕等艺术创作方法,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宽幅布,印染的蓝印花布色彩质朴,纹样丰富,风韵素雅,形象生动,富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观赏珍藏、使用价值。如印染的匹料花布“猫蹄花”、“凤戏牡丹”、“红鱼戏莲”、“梅花鹿”、“双鸡”和件料花布“富贵花瓶(门帘)”、“鱼与龙(床单)”、“双凤戏牡丹(包袱皮)”、肚兜等倍受人们喜爱,受到国内外不少艺术机构和收藏家的青睐好评。作品多次赴潍坊、曲阜和晋京陈列展销,受到国内外友人的欢迎,韩美林工作室及山东、中央、清华大学等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多次来此采访、征集作品。部分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文化部群文局及宋庆龄基金会等组织机构珍藏。回忆:兴极一时 蓝印花布题材广泛,形式和内容丰富,多达百余品种,并且都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因此在以前尤其备受人们喜爱。

  如今在相友文家中还保存着30多块花纹板,多以梅兰竹菊、花草虫鸟、龙凤走兽为主,并带有明显象征谐音和美好寓意。如“凤穿牡丹”象征着吉祥幸福,“梅兰竹菊”意喻品德高尚…… 从相友文的老祖父相会堂从师学艺引进印制蓝印花布至解放前,这一时期,苍山大仲村有三家印染作坊,并且大都是家传,民间艺人把学到的这门手艺当作养家糊口的行当,每逢乡村开集,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民间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颇为一种流行。像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也是蓝印花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相友文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每逢村集,他都会接到大批的来料加工,最多的时候甚至一次能接到500多块钱的订单,足可见当时蓝印花布的兴盛。秘诀:青胜于蓝“蓝印花布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染色,有‘三分印七分染’的说法”。相友文老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每块蓝印花布至少要进行三次染色。在染色阶段,特别讲究精细,染第一遍为“月白”,第二遍为“二蓝”,三遍为“鸦青”,因此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 用来染布的颜料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沂蒙先民利用蓝草来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为兰陵令,所管辖区域兰陵以种植蓝草闻名,他亲眼目睹了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

  明代中期,从江南引进织造技术,带来了沂蒙土布的发展。明末清初,广州花商传来了蓼蓝种子,是为植物蓝靛的原料。沂蒙山区民间蓝草的大量种植,为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

  据相友文说,他用来染色的这一缸染料也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染过几次颜色变淡后,再加入颜色调制,一直沿用至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以来,大仲村镇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和实施措施,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镇政府对蓝印花布加大保护力度,2006年大仲村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民间艺术(染织)之乡”,大仲村蓝印花布,2007年8月被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遗名录。

  年初以来,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又提出了以蓝印花布为依托文化立镇的规划设想,进一步加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陈建新为组长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镇财政列支了专项保护经费,继该镇“大仲村蓝印花布”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根据省、市、县关于申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实地采访、文字收集、补充,实物重新拍摄和光盘制作等,深入调查取证,“大仲村蓝印花布”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正上报市文化局申请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