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崮:“浩气清醇,名闻帝阙”

2013年12月18日 18:18作者:来源:大众网

抱犊崮坐落于临沂市与枣庄市交界处,在枣庄市区北约23公里处,其主峰在临沂苍山县下村乡境内,距苍山县下村乡岭南头村3公里。抱犊崮属沂蒙山区,海拔584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名山。

  抱犊崮坐落于临沂市与枣庄市交界处,在枣庄市区北约23公里处,其主峰在临沂苍山县下村乡境内,距苍山县下村乡岭南头村3公里。抱犊崮属沂蒙山区,海拔584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名山。

  抱犊崮历史悠久,原名君山,汉称楼山,魏称仙台山。相传,东晋道家葛洪(号抱朴子)曾投簪弃官,抱一牛犊上山隐居,"浩气清醇","名闻帝阙",皇帝敕封为抱朴真人,抱犊崮故名。其主峰位于苍山县下村乡境内,山西与枣庄市相连,海拔584米,为鲁南第一高峰,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山脚下王岭遗址、小古村遗址就是远古历史的见证。西汉刘向的《列仙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金丹》、唐李吉甫《元和君县志》、清?康熙间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把该山与泰山、华山、峨眉山一起列为"图经宇内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抱犊崮久负盛名,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写下许多丽文华章和不少碑碣刻石,相传三国时魏国大臣、著名书法家钟繇曾学书于此,清代诗人雷铙《题君山》写道:“曾闻湘水有君山,今见君山齐鲁间。借问峰头斑竹妃,几时飞过洞庭湾。”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山亭区会庄张清末秀才孙美珠,伙同其弟孙美瑶,仿梁山效水浒聚众起事,天险抱犊崮便成为他们立足的天然基地,鼎盛时人马4000多。1920年清明节,孙美珠召集各路盟首议事,宣布成立“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

  北平政府视自治军为心腹大患,急令山东督军为剿匪司令,把抱犊崮形成了铁壁全围之势,孙美珠在西集战斗中身亡,山上水粮俱绝,随时都有被歼灭的危险。以孙美瑶为首的司令部在抱犊崮金銮殿石洞中召集紧急会议,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断然制订了一个“围魏救赵”,大闹津浦线的尺世决策,这便是临城劫车案。

  1923年5月6日凌晨,由上海浦口开往北平的世界联运客车第二次特别列车,当行到临城时,突然出轨,孙美瑶共劫持美、英、法、意等国人质39人,其中有美国红十字会护士总代表,法国公使馆参赞,美国总统顾问以及一大批中外记者等,全部劫往抱犊崮。

  临城劫车的消息翌日传到北平,立即成为轰动世界的大新闻,驻北平的十六国公使向北洋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内阁总理张沼慌了手脚,急派两位代表前去谈判。

  谈判时,孙美瑶提出十个条件:要求官军全部撤回原防,曹锟下台,镇压“二七”罢工的吴佩孕向工人道歉。几经反复,从5月11日到6月12日,历时一个多月,总算达成协议,北洋政府答应会款8.5万元,招编了3000人,组成山东新编诱,委任孙美瑶为旅长,人质全部释放。但是北洋政府并未放过心腹大患,曹馄在窃取了军政大权之后,令兖州镇守使,在枣庄中兴煤矿摆下鸿门宴,将孙美瑶诱杀。随之山东新编旅解散。

  临城劫车案,虽以孙美瑶被害而终,但他却给风雨飘摇的北洋政府以致命的打击。一段悲壮的故事使抱犊崮更增添了历史名山的函义。

  抱犊崮一带历史上近祸连结,弹痕累累,山上亭台楼宇,年久失修,庙台倾坍,文革洗劫,大量文物遭破坏,到70年代末,景物尽玩之处残碑乱石,一片动后凄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