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河东二三事

2013年12月06日 15:48作者:来源:大众网

  1946年,陈毅率新四军驻扎于河东。敬爱的陈毅元帅,在河东人民的心目中,既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又是一位密切联系群众的战士。他时时处处身先士卒,高风亮节,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率部抗洪 救难于民

  1946年夏,雨水特别大,沂河水暴涨,很快就与河堤齐平了。前河湾村西北的河堤首先被冲鼓了个大窟窿,满满的河水顺着窟窿向外冒,村里的老百姓急忙用土、沙和草去堵窟窿,可根本无济于事。由于这个村多年未出现过大的险情,老百姓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吓得惊惶失措,老弱妇孺在家里哭叫,男丁们纷纷回家收拾东西,准备逃向外乡。陈毅司令员知道险情后,一方面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亲自带着部队紧急抢险,当时窟窿越冲越大,如果大窟窿再不被堵住,后果将不堪设想。情况万分紧急,陈毅司令员首先跳进水中把军大衣踩在脚下,再垛上沙袋压着,就这样战士们纷纷跳进水里站成一堵人墙,把自己的被子、大衣等物踩在脚下,从新四军军部到河堤一里多的路上全是新四军战士,运棉衣的,拿棉被的,扛沙袋的,一派激烈繁忙的抢险场面,陈毅和新四军战士们被雨水淋了个透,但都全然不顾,最后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才把决口堵住。现在前河湾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说,要不是陈毅司令员亲自率部队堵住了洪水,那时别说我们的村子,就连沿河这一片的村庄也早就被淹没了。

  平易近人 军民一家

  1946年,新四军进驻前河湾村,都住在老百姓家里,陈毅住在村西北的钟恩章家里。据70多岁的钟恩章老人回忆,他当时只有十几岁,陈毅一家到他们家时,就象是一家人,他们打的饭也给我们吃,小孩的衣服也给我们穿,陈毅回来的时候,看看小孩,和我们家的大人拉拉家常,扫扫院子,挑个水,从来不拿架子。当时,老百姓对新四军部队都很爱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那时军部伙房需要人帮忙,老百姓都非常自愿的去干一些活。陈毅司令员从不白用村里的民工,都是每人每天十斤小米作为用工费。

  热爱劳动 普通一兵

  九曲杨庄村,是紧靠沂河岸边的一个村子。1946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就在这里建立。麦收时节,陈毅率领党校学员帮当地百姓收麦子。一开始,陈毅司令员不会割麦子,同志们都知道他是南方人不会割麦子,就劝他干点别的农活,可他怎么也不肯,尽管手上起了血泡,还是坚持割。后来陈毅司令员虚心向当地人请教,经过不到半天的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割麦子的要领。其他同志见陈司令员那样虚心地学,认真地干,原来不习惯割麦的同志,也都主动拜当地老农为师,很快就学会了。休息的时候,陈司令员还不顾劳累察看麦地的收割质量,发现有丢掉的麦穗,就弯腰捡起来。陈毅无声的行动,感化着党校的学员们,并都象他那样干得更加出色,深受群众的欢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