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缝荷包 随身携带以驱五毒

2013年12月07日 14:51作者:来源:大众网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端午节。古代的“端”是“初”的意思,而古人常把“五”写成“午”,所以“初五”也可以写成“端午”。古人把午当作阳辰,于是“端午节”也可以说成“端阳节”,民间流行小曲《十二个月》唱到五月的时侯,头一句就是“五月里来五端阳……”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蒙阴民间没有赛龙舟的习俗,粽子也不单是端午的节日食品,特别是蒙阴城,常年都有粽子吃。在端午节,蒙阴民间有缝香荷包带在身上以驱五毒的习俗。

  端午节,以前中药店里施舍一种香粉,那是由山柰、细辛、白芷、丁香、甘松等药物组合研成的白粉,有清洁、避秽的功能,把这种香粉装进各种形状的荷包里带在身上可以驱毒虫、散浊气。

  香荷包是用绸缎、棉织品缝制的,形状不一。有的在上面绣上花卉、人物、鸟兽、瓜果等,既可散发香气,又可用作观赏,是一种民间工艺品。亲戚、邻里之间在端午节时互相赠送。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等五种动物。端午前后毒虫出蛰,墙上挂上五毒图,在每个毒虫头上剌上一根针,这是提醒人们警惕,不要忘记驱五毒。民间更多的是家家都用红布给孩子们绣一个红兜肚,红兜肚上偏偏绣上栩栩如生的五毒虫,这大概是取“以毒攻毒”之意。端午节早晨,孩子们带上红兜肚,上衣钮扣上拴上香荷包,互相比一比,闻一闻,看谁的红兜肚漂亮,香荷包式样新颖、香气更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