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临大节而不动摇的坚贞气节

2013年12月09日 16:55作者:来源:大众网

  曾参 (前505-前432年) 字子舆,孔子弟子,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的先祖是夏帝杼仲子曲烈,西周初受封于曾。公元前567年曾国被莒国所灭,当时的曾世子巫率众西逃 鲁国,定居武城。为纪念故国,他们把曾字右边的“邑”字去掉,改 成“曾”字作为家族的姓氏。曾参是巫的曾孙,此时曾氏家族已经败 落。

  曾参少年时打柴种地,“衣弊衣以耕”,16岁开始拜孔子为师, 因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很快受到孔子重视。孔子认为曾参 忠厚老实,能忠实地继承自己的思想,便将“中庸”和“为孝”的道理传授给他。曾参小孔子46岁,他跟孔子学习时孔子的思想学说已日趋成熟。孔子死后,曾参根据老师生前的传授,加上自己的理解,编著《大学》、《孝经》两本书,被封建社会统治者列为儒家经典。曾参仕于莒,“得粟三秉”,做过小官,后“南游于楚,得官尊焉”。 以后齐国想迎以为相,楚国想迎以为令尹,晋国想迎以为上卿,他一 概不就,专心致力于儒家学说和天文历数等研究,并收徒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曾参的弟子有七十多个,吴起就是其中的一人。他把孔子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传授给子思,子思再传孟子,形成儒家重要的 “曾子子思孟子学派”,后世尊曾参为宗圣,与孔子(至圣)、孟子(亚 圣)、颜子(复圣)合称四圣。

  曾参提倡临大节而不动摇的坚贞气节和坚定勇敢的精神,他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士不可以不弘毅, 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鲁国国君听说曾参衣着破旧生活困难,曾两次派使者表示要赐给他一个城作采邑,他都没有接受。使者对他说,这不是您自己向国君要的, 是国君主动赠送的,您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参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生怕得罪馈赠者,送给人家东西的人,就容易对受赠者显露骄色。 就是馈赠者不显露骄色,我接馈赠后也不能不惧怕人家。

  公元72年(汉永平十五年),始于曲阜孔庙从祀孔子。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侯”。元至顺初年,加封为“国宗圣公”。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1624年(明天启四年),费县将关阳镇子游祠改为“二贤祠”,以祀曾子、言子(子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