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居民家常食品,旧时一般以粗粮为主,唯富裕之家才食用较多细粮。居民多喜吃煎饼,西南、东南和东北部也有喜欢吃 “窝窝”的。有的也配食饼子。居民口味以咸、辣、酸、甜为主,偏重于咸,各地差异不大。旧社会农家多以咸菜下饭,或以各种粗青菜切碎放入豆浆或粗豆粉中熬制“小豆腐”。穷苦人家常以“煎饼、糊粥、豆沫子”为理想饭食。每逢传统节日或有客至,才做面食并配有肉食,根据家庭条件,饭食和菜肴力求丰盛,以显示主人的热情好客。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粗杂粮比例日趋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近年来,城乡居民主食大多以细粮为主,只有少量偏远山区或粗细参半,或仍以粗粮为主。常食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菠菜、芹菜、韭菜、芸豆、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肉、禽、蛋、奶及各类水产品也逐步进入家庭食品行列。杂粮食品、咸菜、小豆腐等已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小吃。
在城镇居民中进入80年代以后,各类水果和其罐头制品以及各种糕点等中高档食品,消费量大增,青少年和老年人不少已养成饭后吃水果的习惯。
县内,一般群众平时只饮白开水,夏季天气炎热季节多饮放入石榴树叶煮成的“茶水”,春季和秋季农忙季节,多饮用放入少量绿豆或小米熬制的米汤,故有称喝水谓“喝汤”者。早年,只有待客或富裕之家方饮茶,近几年来,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饮茶已成嗜好。特别是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各种冷饮及低度饮料酒开始成为家常饮料。
城乡居民常年一般为一日三餐,乡间冬季农闲季节有一日两餐者。
沂水镇、马站镇、东于沟乡等回族聚居区,有关饮食的禁忌很多。主要是禁食动物血、自死的畜禽、猪及其他不反刍动物,以及凶禽猛兽等。买牛羊肉时禁用绳拴提,只用纸包等。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