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崖所古城:见证古代海防历史

2013年12月24日 20:49作者:来源:大众网

末明初,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屡遭倭寇入侵,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倭夷入寇,即墨、诸城、莱阳沿海居民多被害。”于是,明政府便在东南沿海择要设戌,广建卫所,以抵御倭寇之入侵,保境安民。即墨境内的鳌山卫,雄崖、浮山二守御千户所就是于明初设置的。

  雄崖所位于丰城镇,东临大海,西扼群峰。因其东北之白马岛上有一赭色雄伟断崖而得名“雄崖”。所城建于1402年(明建文四年),是鳌山卫统辖的守御千户所。古城为正方形,城墙外表砖砌,中间用黄土夯实,周长2公里。城有4门,各门均有门楼。城内外有城隍庙、关帝庙、菩萨庙、玉皇庙、九神庙、天齐庙、先农坛等建筑。清朝初年裁减卫所兵员,废除世袭千户,改设千总一员统辖驻军。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雄崖所随同鳌山卫并于即墨县,但因地处海防要冲,仍设巡检、把总统兵驻防。乾隆年间,雄崖所巡检移驻福山县海口,所城即成为一个村落。雄崖所城墙已全部颓塌,仅于城东南尚存一段城墙残基。现在村中的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即当年所城的主要街道。所城的东、北两门已无存。南门经多次修葺,门洞和城楼尚为完好。城门外题额为“奉恩”,内题额为“迎薰”。西门现存的拱券形门洞系明代建筑,长12.5米,外口高2.5米,内口高3.5米,底宽2.5米,门洞上方镶一石额,题为“镇威”。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雄崖所东瞰大海,与迎面的白马岛咫尺对峙;西扼群峰,同背后的玉皇山唇齿相依。地势险要,选位得当,实为古代海防要塞。因其对面白马岛上有一雄伟的赭色大断崖,故名为“雄崖守御千户所”,简称“雄崖所”。

  元末明初,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屡遭倭寇入侵,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倭夷入寇,即墨、诸城、莱阳沿海居民多被害。”于是,明政府便在东南沿海择要设戌,广建卫所,以抵御倭寇之入侵,保境安民。即墨境内的鳌山卫,雄崖、浮山二守御千户所就是于明初设置的。

  现今雄崖所村西首的南、北颜武二村,也是由当年所城的演武场演变而得名。雄崖所的居民,大多为当年守卫所城官兵的后裔,如李、王、赵、韩、陆、陈等氏族之祖先,都曾任过雄崖所千户之职。据雄崖所《李氏族谱》记载:“李氏世居河南开封府阳武县。一世祖李老保曾任元代山东平章政事,于吴元年归附明军,并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招降元军贺宗哲部,被监禁身死狱中,后被追赠为荣禄大夫、左柱国(一品)。二世祖李颜为武德将军(正五品),三世祖李斌因靖难之役有功,世袭武德将军,并于永乐二年被封为雄崖所千户司,阵亡。四世祖李荣以下至九世祖李茂新均为世袭千户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