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周姑子戏

2013年12月23日 15:41作者:来源:大众网

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有时依照方言写为“肘鼓子戏”,是莒县人民以及周边区域劳动人民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山东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比如南路的柳琴、东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戏都与周姑戏有着密切地亲缘关系。

  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有时依照方言写为“肘鼓子戏”,是莒县人民以及周边区域劳动人民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山东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比如南路的柳琴、东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戏都与周姑戏有着密切地亲缘关系。

  开始,周姑调只是乞讨者作为“唱门子”要饭的帮腔:有的肩背布袋,手抱月琴,自弹自唱;有的两人搭档,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打板行腔;这种说唱形式,无角色可言。后来,这一剧种逐渐由几人搭档成班,分担角色,作半营业性质的演出,其报酬多是由请戏村凑钱或凑粮付给。

   周姑戏在本地流行最广,历史最久,是莒县人民最为喜爱的地方戏之一。但何时流入,尚无文字资料可供参考,据目前健在的,现年(2006年左右,不可考)60岁的莒县小店镇山西头村周姑艺人徐庆余介绍,他的大爷爷徐佃选很小就跟随外地来莒演唱周姑戏的师父刘光民学习并表演周姑戏(其师父的坟茔在小店镇山西头村),单是其祖辈相传已有三代;莒南县十字路西南老湽峪村周姑艺人徐氏(莒南县过去属莒县;徐氏系周姑艺人徐庆余的大奶奶)嫁与徐佃选之前就会演唱 200余部周姑戏传统剧目,系祖辈传承。单纯这一传承体系来讲,周姑戏进入莒地最少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关于“周姑子戏”和“肘鼓子戏”,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206页记载:周姑子也叫肘鼓子。民间小演唱。清代中叶流传于山东南部……打狗皮鼓伴奏。逐渐与用弦乐器伴奏的“拉魂腔”合流……。周姑戏流传至莒是在清咸丰(1860年左右)年间,由外籍迁入小店乡杨家崮西村的外号“南蛮子”的村民刘光明最早引入莒地,并组成周姑戏班,伴奏乐器由单一的击鼓,发展到二胡、扬琴、月琴等。此后,民间或以家庭成员为主,或搭档凑班组成戏班。后来分别组班,扩大演出范围,成为半职业性的小剧团。周姑戏以表演民间故事居多,经常演出的有《三劝》、《四京》、《八大记》等,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等生活片段,颇得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喜爱。莒县境内有一民谣云“周姑戏,娘们(儿)的事,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儿)”。其传统剧目有300多个,但无笔录剧本,皆以师承关系腹本传授,要想学戏必须拜师。

   莒县境内半职业性的人员不等的周姑戏演出团体为数较多,抗日战争直至解放以后,许多村庄还专门成立了周姑剧团,以此娱乐和宣传教育群众,如小店乡的山西头、夏庄乡的李家抱虎、麦坡子、棋山乡的车峰欲、安庄镇的黄家河等,都有这类剧团。   建国初期,农村经济困难,业余剧团较之战时根据地无多大发展。1950年仅有剧团27个。

   1951年10月,莒县文化馆成立。经过深入调查,文化馆于1951年12月召开农村剧目主任会议,次年同期,成立了“农村剧团联合会”,通过了“农村剧团联合会章程(草案)”。继之,举办剧团业务训练班、剧团会演等活动。1953年4月,两次召开农村“剧联”会议,讨论决定剧团坚持常年活动的具体方法,并指令各区成立“剧联小组”。至此,农村剧团有了较大发展。

   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为农村文化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农村剧团迅速发展起来,据1962年统计,全县经常活动的剧团有138个。各剧团人员,由生产大队抽调,按同等劳力记工;所需经费由大队统一解决。剧团除娱乐群众之外,更重要的是配合政治形势和中心任务作宣传工作。

   1963年至1966年,是农村剧团活动高峰时期,“大学习、大宣传、大演唱”蔚然成风,村村都有剧团或演唱队,甚为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古装戏禁演,服装道具被毁,代之以大演大唱“革命样板戏”。1968年之后,剧团大多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争排政治色彩较浓的歌舞、曲艺节目和样板戏的选段、选场乃至全剧。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各文艺队伍逐渐解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业俱兴。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各乡镇先后成立起小剧团。

  1980年,莒县小店公社文化站站长何乃磊(目前为莒县文体局副局长、莒州书画院院长、省美协副秘书长),在原小店周姑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莒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农村小剧团。该剧团庞维劲任团长,开始仅有6人,为“乌兰牧骑”式。专演歌舞曲艺,非常受群众欢迎。后聘请本公社山西头村艺人徐庆余为师,教学周姑戏,演员增至12人。剧团对周姑戏大胆改革,根据角色行当,画脸谱,用上服装道具和打击乐,将“唱门子”、“盘凳子”的周姑戏搬上舞台,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先后学习排演了《四大京》、《八大记》等传统古装戏30多出,还配合党的中心任务自编自演大小剧目60多个,如《逗婆婆》、《夫妻同唱一个好》、《恋歌一曲》、《谁当家》、杜鹃花开》等,都受到群众好评。1981年春节期间,进城售票演出,场场满座。至1983年,共演出465场,收入 3万余元。周姑戏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982年3月,公社党委宣传委员夏兆礼代表小剧团出席了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省政府发给奖金2000元;5月,省、地艺术馆分别在有关刊物对小剧团作了介绍;8月,新华社记者和省广播电台进行了采访报道;春节期间,省广播电台播放了所录制的该小剧团演出的《恋歌一曲》;1983年11月,省电视台录制播放了该剧团的电视新闻。1987年后,剧团渐趋萧条。1988年开始兴办“以副养文”项目,如录象放映、铸塑布鞋、绒绣加工、繁养哈白兔等,这些经济项目的开办,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1988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小店周姑剧团颁发“精神文明”特别奖,奖励现金200元。1989年,莒县文化馆馆长胡善义(现为日照市艺术馆馆长),对周姑戏的唱腔板式进行了整理,为周姑戏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1993年小店周姑剧团解体。

   1995年莒县夏庄乡党委政府在原小店周姑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夏庄镇周姑剧团。由于周姑戏受地域的限制,周姑戏迷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以上,为摆脱困境,他们在排演传统戏的基础上,编排创作了许多反映现代戏,吸引了一些较为年轻的观众。在夏庄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剧团得到了健康发展。剧团和团长胡剑夫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日照市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省市县的也给予了表彰与鼓励。2005年剧团还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 “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荣誉称号。剧团常年活跃在四市八县、鲁东南地区。   除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外,目前长期活跃在基层农村的业余剧团有:成立于1961年的安庄镇周姑剧团;成立于1960年的沂南县铜井镇周姑剧团(剧团已解体,演员大部被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聘用);成立于1965年的莒县峤山地方剧团;成立于1980年的莒县峤山镇周姑剧团;1996年新近成立的莒县梅兰周姑剧团。其中莒县安庄镇周姑剧团和峤山镇周姑剧团于2005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优秀庄户剧团”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

莒县周姑子戏_莒县风俗民情_大众网

莒县周姑子戏

2013年12月23日 15:41作者:来源:大众网

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有时依照方言写为“肘鼓子戏”,是莒县人民以及周边区域劳动人民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山东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比如南路的柳琴、东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戏都与周姑戏有着密切地亲缘关系。

  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有时依照方言写为“肘鼓子戏”,是莒县人民以及周边区域劳动人民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山东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比如南路的柳琴、东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戏都与周姑戏有着密切地亲缘关系。

  开始,周姑调只是乞讨者作为“唱门子”要饭的帮腔:有的肩背布袋,手抱月琴,自弹自唱;有的两人搭档,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打板行腔;这种说唱形式,无角色可言。后来,这一剧种逐渐由几人搭档成班,分担角色,作半营业性质的演出,其报酬多是由请戏村凑钱或凑粮付给。

   周姑戏在本地流行最广,历史最久,是莒县人民最为喜爱的地方戏之一。但何时流入,尚无文字资料可供参考,据目前健在的,现年(2006年左右,不可考)60岁的莒县小店镇山西头村周姑艺人徐庆余介绍,他的大爷爷徐佃选很小就跟随外地来莒演唱周姑戏的师父刘光民学习并表演周姑戏(其师父的坟茔在小店镇山西头村),单是其祖辈相传已有三代;莒南县十字路西南老湽峪村周姑艺人徐氏(莒南县过去属莒县;徐氏系周姑艺人徐庆余的大奶奶)嫁与徐佃选之前就会演唱 200余部周姑戏传统剧目,系祖辈传承。单纯这一传承体系来讲,周姑戏进入莒地最少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关于“周姑子戏”和“肘鼓子戏”,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206页记载:周姑子也叫肘鼓子。民间小演唱。清代中叶流传于山东南部……打狗皮鼓伴奏。逐渐与用弦乐器伴奏的“拉魂腔”合流……。周姑戏流传至莒是在清咸丰(1860年左右)年间,由外籍迁入小店乡杨家崮西村的外号“南蛮子”的村民刘光明最早引入莒地,并组成周姑戏班,伴奏乐器由单一的击鼓,发展到二胡、扬琴、月琴等。此后,民间或以家庭成员为主,或搭档凑班组成戏班。后来分别组班,扩大演出范围,成为半职业性的小剧团。周姑戏以表演民间故事居多,经常演出的有《三劝》、《四京》、《八大记》等,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等生活片段,颇得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喜爱。莒县境内有一民谣云“周姑戏,娘们(儿)的事,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儿)”。其传统剧目有300多个,但无笔录剧本,皆以师承关系腹本传授,要想学戏必须拜师。

   莒县境内半职业性的人员不等的周姑戏演出团体为数较多,抗日战争直至解放以后,许多村庄还专门成立了周姑剧团,以此娱乐和宣传教育群众,如小店乡的山西头、夏庄乡的李家抱虎、麦坡子、棋山乡的车峰欲、安庄镇的黄家河等,都有这类剧团。   建国初期,农村经济困难,业余剧团较之战时根据地无多大发展。1950年仅有剧团27个。

   1951年10月,莒县文化馆成立。经过深入调查,文化馆于1951年12月召开农村剧目主任会议,次年同期,成立了“农村剧团联合会”,通过了“农村剧团联合会章程(草案)”。继之,举办剧团业务训练班、剧团会演等活动。1953年4月,两次召开农村“剧联”会议,讨论决定剧团坚持常年活动的具体方法,并指令各区成立“剧联小组”。至此,农村剧团有了较大发展。

   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为农村文化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农村剧团迅速发展起来,据1962年统计,全县经常活动的剧团有138个。各剧团人员,由生产大队抽调,按同等劳力记工;所需经费由大队统一解决。剧团除娱乐群众之外,更重要的是配合政治形势和中心任务作宣传工作。

   1963年至1966年,是农村剧团活动高峰时期,“大学习、大宣传、大演唱”蔚然成风,村村都有剧团或演唱队,甚为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古装戏禁演,服装道具被毁,代之以大演大唱“革命样板戏”。1968年之后,剧团大多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争排政治色彩较浓的歌舞、曲艺节目和样板戏的选段、选场乃至全剧。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各文艺队伍逐渐解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业俱兴。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各乡镇先后成立起小剧团。

  1980年,莒县小店公社文化站站长何乃磊(目前为莒县文体局副局长、莒州书画院院长、省美协副秘书长),在原小店周姑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莒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农村小剧团。该剧团庞维劲任团长,开始仅有6人,为“乌兰牧骑”式。专演歌舞曲艺,非常受群众欢迎。后聘请本公社山西头村艺人徐庆余为师,教学周姑戏,演员增至12人。剧团对周姑戏大胆改革,根据角色行当,画脸谱,用上服装道具和打击乐,将“唱门子”、“盘凳子”的周姑戏搬上舞台,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先后学习排演了《四大京》、《八大记》等传统古装戏30多出,还配合党的中心任务自编自演大小剧目60多个,如《逗婆婆》、《夫妻同唱一个好》、《恋歌一曲》、《谁当家》、杜鹃花开》等,都受到群众好评。1981年春节期间,进城售票演出,场场满座。至1983年,共演出465场,收入 3万余元。周姑戏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982年3月,公社党委宣传委员夏兆礼代表小剧团出席了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省政府发给奖金2000元;5月,省、地艺术馆分别在有关刊物对小剧团作了介绍;8月,新华社记者和省广播电台进行了采访报道;春节期间,省广播电台播放了所录制的该小剧团演出的《恋歌一曲》;1983年11月,省电视台录制播放了该剧团的电视新闻。1987年后,剧团渐趋萧条。1988年开始兴办“以副养文”项目,如录象放映、铸塑布鞋、绒绣加工、繁养哈白兔等,这些经济项目的开办,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1988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小店周姑剧团颁发“精神文明”特别奖,奖励现金200元。1989年,莒县文化馆馆长胡善义(现为日照市艺术馆馆长),对周姑戏的唱腔板式进行了整理,为周姑戏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1993年小店周姑剧团解体。

   1995年莒县夏庄乡党委政府在原小店周姑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夏庄镇周姑剧团。由于周姑戏受地域的限制,周姑戏迷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以上,为摆脱困境,他们在排演传统戏的基础上,编排创作了许多反映现代戏,吸引了一些较为年轻的观众。在夏庄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剧团得到了健康发展。剧团和团长胡剑夫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日照市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省市县的也给予了表彰与鼓励。2005年剧团还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 “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荣誉称号。剧团常年活跃在四市八县、鲁东南地区。   除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外,目前长期活跃在基层农村的业余剧团有:成立于1961年的安庄镇周姑剧团;成立于1960年的沂南县铜井镇周姑剧团(剧团已解体,演员大部被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聘用);成立于1965年的莒县峤山地方剧团;成立于1980年的莒县峤山镇周姑剧团;1996年新近成立的莒县梅兰周姑剧团。其中莒县安庄镇周姑剧团和峤山镇周姑剧团于2005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优秀庄户剧团”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