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寺:山东省四大名寺之一

2013年12月20日 17:11作者:来源:大众网

光明寺坐落于五莲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别为望海峰和天竺峰所环抱。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历时五载完工,明崇桢和清顺冶、康熙年间又多次复修和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筑群。

  光明寺坐落于五莲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别为望海峰和天竺峰所环抱。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历时五载完工,明崇桢和清顺冶、康熙年间又多次复修和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筑群。该寺建筑重梁挂柱,飞檐琉瓦,琼顶玉柱,气势雄伟,在历史上素有通天之举,登山远眺,层峦叠障,苍松翠柏,间以光明寺楼台亭阁,异彩多姿,相得益彰,甚是巍峨壮观,光明寺遂成为山东省四大名寺之一。鼎盛时期,全寺拥有楼、台、亭、阁150余间,僧众300余人,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光明寺历经沧桑,在战乱中大部分损毁。1985年4月24日,光明寺修复工程开工,至1986年藏经楼、大悲殿、伽蓝楼、西配殿、钟楼、三寺门建成,重塑了22尊像。其中观音菩萨像为贴金彩塑,华美异常。1997年10月,光明寺被省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从此佛事日盛。1998年6月名刹镇江市定慧寺住持兼无锡禅符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茗山来光明寺考察。他推荐弟子、定慧寺监院觉照住持光明寺。9月,觉照、然慧等十位名僧住进光明寺,主持宗教活动。觉照法师俗名李鹤同,祖籍安徽。他自捐资金全面恢复光明寺古建,重建光明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殿堂,以与大悲峰等背景和谐一致并适合大规模的佛事活动。

  地理位置

  光明寺位于五莲县五莲山大悲峰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是山东四大禅寺之一(其他三座是长清灵岩寺、益都法庆寺、诸城侔云寺)。是一座由皇帝敕赐寺名,内库拨款,太监亲临监工的御建寺院。五莲山原为九仙山之一峰,称五朵山,山势峭拔,层峦叠嶂,风光旖旎。全山28峰118景,峰峰奇秀,景景多姿,峰回林密,郁郁葱葱,常年流水,气候温和,山崖涧旁山花烂漫,形成一片五光十色的画卷。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川成都人庞氏子周游名山大川,来此流连忘返。此时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患眼疾,多方医治无效。庞氏子自报能治此病,并为太后去除眼疾,万历皇帝召其上殿封官赐金,皆婉拒,禀明立志于五朵山削发为僧。万历当即应允并旨令内库拨银,差御马太监张思忠来五莲划定边界,督工建寺。万历敕命五朵山改为“五莲山”,赐寺名为“万寿护国光明寺”,并赐香火田40顷,免收田赋。庞氏子是年削发为僧,法名明开,号心空,为光明寺首任住持,开山和尚。其后明开赴京谢恩,内库再次拨款建造光明殿、藏经楼、护法殿和东、西禅堂等殿堂,至此光明寺以宏伟气势坐落名山,闻名四海。崇祯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多次进行修复和扩建。其中康熙二十二年(1683)扩建时,整修了山门、石阶、重修伽蓝楼,并将光明殿换成绿琉璃瓦顶,奠定了现代之规模。殿堂房舍百余间,寺田千亩,鼎盛时期住僧300多人。1945年冬至1947年夏,在战乱中毁坏。1984年五莲县开始对该寺进行修复,已建成主体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重塑佛像并贴金身,1987年恢复宗教活动。现有僧人1名。

  寺庙建筑

  寺院建筑依山就势,层叠递进,坐北朝南,气势雄伟。原建筑有三进山门;四殿--韦陀殿、光明殿、弥勒殿、千佛殿;四堂--东、西禅堂、五观堂、斋堂;四楼--伽蓝楼、藏经楼、御幡楼、御书楼;二阁--御史阁、分贝阁,还有“雨花深处”、“蓬莱书院”两处学屋,以及其它房舍等。寺院大门是牌楼式建筑,为东路咽喉,巍峨高耸,石柱刻联为“乘教”、“沙门”四字。前行不远就是二门,面向东方,门联为:“欲望法界需初步,直到莲台是上乘”。向西数步即是三门,面南,联为“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自然不二门”。门内建有东西厢房。向北登上38层台阶,有一广阔场地,在此南望,层峦叠障的群峰,横亘于寺前,犹如一道天然屏风,非常壮丽。大悲、天竺、莲花、挂月、望海五峰犹如五朵莲花竞相开放,绚丽多姿,如诗如画。宋代文豪苏东坡知密州时曾盛赞此山“奇秀不减天台、雁荡”。再北便是伽蓝楼,内供关帝木雕像,楼门联为:“好护名山新气象,得开初地大规模”。楼前墙壁下部镶嵌石碑4块,有开山和尚明开撰书的《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修大护国万寿光明寺碑记”和同碑的崇祯二年(1629)“重修五莲山寺记”,东西两侧有“追刻五莲山诗序”和清代名人赞咏五莲山的诗刻。楼前院东侧,有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光明寺碑1座。往东,院墙上镶有“五莲山碑记”。楼东侧的东厅为接待上宾之处,楼西侧的西厅为道人(侍候老和尚的人)住所。西厅前建有挂单僧人住的云水堂。穿伽蓝楼而过登上21层台阶,过长廊到院中,东侧为五观堂(大寮),西侧为僧人应供、过斋的斋堂,院中为韦陀殿,内奉韦陀菩萨木雕像。门联为“持宝杵三州感应,披金甲四处游巡”。殿后院筑东、西禅堂各1座,为僧人参禅习经之所。正北是光明殿(即大雄宝殿),仿北京故宫金銮殿式建筑,占地约300余平方米,飞檐翘角,宏伟开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内奉释迦如来丈二金身,左有阿难尊者、千眼菩萨,右有迦叶尊者、千手菩萨;殿内两侧依墙二十四圆通相对排列,正中高悬乾隆御笔“宝相庄严”大字金匾。大殿东侧筑御书楼,为藏书之所;西侧御幡楼,乃珍藏御赐物品之所。中轴线最后一座建筑是藏经楼,上下两层共9间,藏有万历御赐宋版大藏经共6780卷,御仗、御幡、玉磬、紫衣等;此外还珍藏7片贝叶经,为明天启年间西域僧来五莲参方所留,乃经中之宝。楼下正中3间为重大节日悬挂乾隆御影及开山和尚画像处。据传清乾隆皇帝孩提时经常生病,其母为其许愿,长大后到五莲山出家当和尚,在乾隆登基之后,为了还愿,便请五莲开山和尚八世孙作替僧,后又赐赠御影丹青1帧。画面是头戴平顶僧帽,身着僧袍,披百衲袈裟,双手扶膝,盘腿坐于龙墩之上,案下僧鞋呈八字形摆列。每逢过年,悬挂3天,大小和尚顶礼膜拜。藏经楼东端建有分贝阁,西端有接待御史的御史阁。寺院东侧有两处书屋,一名“雨花深处”,门上楹联为“迎旭东方春又至,飘香上界客初来”。一名“莲峰书院”,门上楹联为:“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还建有弥勒殿,人们多来此烧香求子,其门联诙谐有趣,雅俗共赏。道是:“吉祥尽是常欢喜,受用无如大肚皮”。在天竺峰仙人掌下建有千佛殿,内奉2米多高的千佛铜像,身边护法神韦陀铜像,千佛左右分立着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大型木雕像。

  光明寺属禅宗临济正宗派。从开山和尚明开到“能”字辈,共传18辈。1927年寺内有僧43人,至1947年僧人散失。现在光明寺依原貌正逐步修复,重修山门寺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历史沿革

  明崇桢和清顺冶、康熙年间又多次复修和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筑群。该寺建筑重梁挂柱,飞檐琉瓦,琼顶玉柱,气势雄伟,在历史上素有通天之举,登山远眺,层峦叠障,苍松翠柏,间以光明寺楼台亭阁,异彩多姿,相得益彰,甚是巍峨壮观,光明寺遂成为山东省四大名寺之一。 寺名为“万寿护国光明寺”,并赐香火田40顷,免收田赋。庞氏子是年削发为僧,法名明开,号心空,为光明寺首任住持,开山和尚。其后明开赴京谢恩,内库再次拨款建造光明殿、藏经楼、护法殿和东、西禅堂等殿堂,至此光明寺以宏伟气势座落名山,闻名四海。

  明万历三十年,成都高僧心空法师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后至此,见“苍壁插空,云岚出没天竺峰出泉犹如龙湫,大悲峰引松俨然凤鸣。”喜曰:“缘在是矣。”遂在大悲峰下筑舍定居,便有意在此兴建道场。随之心空法师便进京迎请《大藏经》,但无缘见到皇上,遇到一太监对他说:“当今皇上的母亲双眼失明,你是四川来的和尚,想必多少会些医术,如果你能将皇太后的眼睛医治好,皇上会重赏的。”法师听后便揭了皇榜,用自己的医术和大悲水将其眼睛医治好了,得到皇上赏赐《大藏经》一部,黄金五千两,及紫金袈裟一件。

  传承历史

  万历之后,五莲山光明寺历经兴废。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曾多次进行修复与扩建,其中尤以康熙二十二年(1638年)扩建规模最大,原寺内的38层台阶和伽蓝楼均属此时扩建。清乾隆年间光明寺大殿正中又高悬起皇帝手书“宝箱庄严”四字金匾,藏经楼内挂起御影丹青一幅。清未,德国一传教士欲割五莲山光明寺属地建天主教堂,西太后慈禧得知后懿旨:“外域不得擅扰”,使寺院得以保护。民国初年,驻诸城军阀顾震部借维护地方治安,登记寺内古物之名,将寺内金钟、玉磬、明代瓷器、名画等劫掠一空。民国年间,也曾有人试图毁寺,当时的光明寺住持绪让赶奔南京,拜见蒋介石谕准才得以保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逐步落实,1986年11月五莲山光明寺被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批准为佛教寺院开放,1997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又批准“五莲山光明寺按宗教活动场所条件整改规范依法登记后,改为宗教活动场所。光明寺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佛教组织管理使用。按《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开展宗教活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