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将军作家

2013年12月20日 17:48作者:来源:大众网

1946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八),李存葆出生于山东省莒北县淮河区(现为五莲县高泽镇)东淮河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1983年,全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创作员李存葆以绝对优势当选。随后,荣誉和桂冠又接踵而至。中国作协理事、中国影协会员、全国六届青联委员、山东省六届人大代表、 《山东文学》首席顾问、 《中学生作文》、 《语文报》等7家全国性报刊的顾问。1986年夏天,赴美参加中美作家的第三次对话会议……

  人们在推崇这位过去名不见经传而今陡然享誉海内外的部队作家的同时,很想更多地了解一些李存葆其人其事,当然也包括他的创作情况。

  1946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八),李存葆出生于山东省莒北县淮河区(现为五莲县高泽镇)东淮河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存葆五周岁进本村小学念书,童心正浓,难免顽皮。但他百练不厌,有一个字写不好也不放过。 于是,小小年纪居然练出了一手“好字”。后来上中学时,老师用其所长,让他担任了板报员。1959年7月,年仅11岁的存葆考入管帅中学。此时的存葆已不满足单纯地练字,而是广泛地涉猎各类书籍,常常把在课外读物上学到的写作手法和词汇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因此,他的语文成绩之优秀常使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他编出的黑板报也常常因为词汇丰富、文采生动而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啧啧称赞。

  三年的初中生活,正赶上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初中毕业后,家庭已无力支撑他再读高中,所以14岁的李存葆不得不下学务农。他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锄地、割麦、晒瓜干、推车、挑担、打石头,样样都干。在温饱难求的情况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对于年纪轻轻、求学似渴的存葆来说,遗憾当然是很多的。然而,弥补他遗憾的方面也很多,那便是练体力、找书读、听老农讲故事……

  生于战乱、长于新旧交替时期的 李存葆,就这样在和父老乡亲们一起同困难的搏斗中,在粗茶淡饭和人生知识的双重营养下,度过了他的童年。他过早地介入了社会,熟悉了生活,也及早地从政治上、知识上成熟起来,为他以后的创作储备了第一座素材仓库。

  李存葆参军后,历任战士、班长、排长。繁忙的训练之余,他还想“舞文弄墨”。他先是悄悄地在小本本上写诗继而公开向战友们请教,并“故伎重演”,大胆地把自己的诗作“发表”在营区的黑板报上。在战友的鼓励下,他将诗作寄到报社去碰“运气”,居然被报社采用发表。随着大量诗歌、歌词、乃至散文、小说的相继问世,他也引起了上级首长的重视,先被调到团里担任新闻干事, 1970年,又被调到济南部队政治部宣传队(即前卫歌舞团前身)担任创作员,正式走上了创作路。

  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近千首(篇)诗歌、歌词、小说、散文和大中型剧本,虽然大部分作品发表或上演,并有作品获过奖,但是,没有特别的建树。他不甘心平庸的生活,他期待着有所突破。1979年初春的一天,他同济南部队的几个创作员奉命奔赴云南前线采访。 同年八月,他又一次到广西前线参战部队深入生活。这使他的灵魂经受了一次战火地洗礼。自卫还击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感染着他、震撼着他、也鼓励着他去大胆地如实地写英雄,写英雄的个性,写英雄心理历程。在潮湿的猫耳洞中,在丛林的帐篷里,在跳动的烛光下,他含着热泪写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这一个”。

  正是这种满腔的创作激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他已有的文学修养有机地契合, “孕育”出了他十几万字的战地报告文学和散文,并全部在军内外的报刊上陆续发表。他,人受了锻炼,荣立了三等功。作品也像“淬”了火的钢铁一样,有了力度和硬度: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

  李存葆对已有的创作成绩并不满足。他认为发表的那些作品.还远远没有反映出那些生活素材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全面深刻地反映自卫还击战全貌的创作冲动变得越来越强烈。他数次同军内外年轻的同行们口头谈过想创作一部《高山下的花环》 (以下简称《花环》)的想法和具体结构,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赞同。 1982年4月,他去北京参加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听了军委有关领导的讲话, 听了同行们的议论,对如何反映军队内部的矛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因为《花环》中的人物在存葆的脑子里存活已久,情节也成竹在胸,他没有将结构落在纸上,只是列了一个人物表,便一气呵成了后来面世的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产生了强烈轰动效应的中篇力作《高山下的花环》。

  《花环》首先感动了当代文学评论界的泰斗冯牧先生。他在一个星期六的黄昏一口气卒读了《花环》的原稿后认定:这“确实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一部真实地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雄战士身上所赋有的那种瑰丽又宝贵的精神品质的作品……”冯老独具慧眼, 《花环》果真轰动。小说一版再版,并被搬上银幕、屏幕和不少剧种的舞台。小说《花环》在全军、全国获奖,并被翻译出版;他参与编剧的电影《花环》,在第五届电影“金鸡奖”中获编剧奖,并在美国、 日本、意大利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上映……    广大读者和观众以及专家普遍认为, 《花环》的成功,除了其他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作品的真实性非常突出,而真实的具体体现还在于他正视并大胆地揭示了部队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上有着突破性的贡 献。

  《花环》成功后,李存葆先后担任了济南部队创作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但是,他从来没放下手中的笔专事“做官”。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笔耕不辍,不断地有力作问世。1985年,他的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发表后,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瞩目。他或他和别人合作的中、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沂蒙匪事》和《丹青十字架》、《祖槐》等,均在全国报刊发表或出版社出版,得到普遍好评。特别是出版的《大河遗梦》,在文艺界引起很大反响。《文艺报》、《齐鲁晚报》等5家报刊均发表了整版评论,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都对他的大散文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