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行证
  • 密码

历代帝王与东平官道

2012年11月08日 10:17作者:姜广智来源:东平网

  东平历史上向有“九省通衢”之称。远在秦汉时期,东平即有官道(亦称“御道”)过境,为东西南北陆上交通要道。隋唐之后,东平北翊燕赵,南控江淮,成为南北交通要枢。元明清时,运河水路漕运通达六百余年。东平驿道又系苏皖各省往来北京必经之地。历代帝王辇经东平留下许多圣迹美谈。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建都北京后,经山东至南京的陆路通道西大道,经今王古店、州城、沙河站,进入汶上,设东原驿,驿站在今州城。为便利南粮北运,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冬,沟通京杭大运河航道,境内运河“会通河”给东平经济带来繁荣。在东平州城南门外的护城河上建起南门桥,全长47.5米,为全石拱形桥,现存3孔,桥孔上雕有避水龙头。
  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州人邢整奏请创建永济桥18孔,位于州城南小清河上。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农历三月,明成祖朱棣狩北巡京,驻东平,遥祭泰山。在此设驿站、铺递,供传递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途中换马歇宿。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修筑戴村坝,引汶济运,保证了运河畅通,运河成了传递公文的水上通道。在安山镇设安山驿,有驿丞1人,驿船数艘。
清初,实行禁海。南粮北运主要还是靠大运河。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东平知州捐修位于展营村南跨大清河上的状元桥。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南巡经过东平,随驾官员设立公馆处,建一溜官(馆)村。乾隆帝游东平州城南凤凰台,题诗志胜,曰:“凤凰台者是谁名,拔地岹峣近大营。咫尺适逢万几暇,登临遂畅好春晴。带齐襟鲁归凭览,女织男耕入品评。恰喜甘膏沾绿野,不夸绮画绽红英。眼前远景趣无尽,雨后高轩凉峭生。万帐官军皆扈跸,千村民气自和平。纪祥应笑元嘉幻,得句宁同李白情。此去尼山云近止,出图忆叹不闻鸣。”此诗描绘了登台所见东平太平盛世景象。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东平增置驿站、铺递,境内共设铺递11座,总铺设城内。南大路设高店铺、沙河铺、周村铺至汶上;北大路设中伙铺、春熙铺、辛店铺至东阿;东北路设东照铺、花兰铺、三山铺至平阴;西南路设王仲口铺至汶上县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运河废止,漕运告终,津浦铁路通车,陆道失修,水陆并衰。民国初期,驿站裁撤,路政无人问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陆交通事业发展。目前,县境内105、220国道贯穿南北,济菏高速公路从县城通过,正在复航的京杭大运河可转运苏、浙、沪,东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位优势又显现出来。□

 

上一页12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