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发现211处盐业遗址 涵盖西东周宋元时期

2013年12月25日 13:45作者:来源:大众网

据山东考古人员介绍,他们在2009年底至2010年4月对昌邑北部沿海的调查中,发现火道——廒里和东利渔两处盐业遗址群。火道——廒里遗址群位于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至廒里村西北,发现有东周、宋元时期遗址169处;东利渔遗址群位于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北,发现西周、东周、宋元时期遗址42处。

  新华网山东频道4月26日电(记者刘宝森)记者从正在山东寿光市召开的黄河三角洲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2009年底至2010年4月,考古人员在山东昌邑市发现211处古代盐业遗址,涵盖西周、东周和。

  据山东考古人员介绍,他们在2009年底至2010年4月对昌邑北部沿海的调查中,发现火道——廒里和东利渔两处盐业遗址群。火道——廒里遗址群位于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至廒里村西北,发现有东周、宋元时期遗址169处;东利渔遗址群位于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北,发现西周、东周、宋元时期遗址42处。

  调查发现,西周时期遗存分布于东利渔遗址群,仅采集到少量的残片。东周时期遗存在两个遗址群均有发现,共计208处,分为两类:一类为多功能遗址,遗址数量少,面积大,文化层堆积厚,遗迹多样,生活用陶器和制盐用具比较丰富;另一类为单一功能的生产遗址,有200余处,这类遗址面积小,文化层堆积薄,遗迹少,陶器残片绝大多数为制盐用的盔形器,生活用器皿很少。

  据山东考古人员介绍,这一次的考古调查丰富了古代盐业遗址考古资料,使考古人员对于盐业生产区域的社会和生产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从发现的盐井、盐灶和蒸发池等遗迹分析,东周时期的盐业遗址布局与商代、西周时期大体相似,其制盐方式也基本相同。

  据文献记载,周代齐国北部沿海地区是齐国重要的基地,目前在昌邑市和潍坊市滨海区所发现的周代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分布密集、功能清晰,为文献记载的齐国的盐业生产状况提供了充实的考古依据。

  黄河三角洲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至26日在山东寿光举行,海内外学者近6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