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灯:民间歌舞艺术形式

2013年12月22日 13:06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篮子灯主要流传在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岚东村一带,是集音乐、舞蹈、民歌、美术、民间打击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篮子灯有据可查的历史为150多年,它是胶东地区特别是牟平姜格庄镇一带最具有民俗风情代表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之一。

  篮子灯主要流传在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岚东村一带,是集音乐、舞蹈、民歌、美术、民间打击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篮子灯有据可查的历史为150多年,它是胶东地区特别是牟平姜格庄镇一带最具有民俗风情代表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之一。

  大岚东村篮子灯的起源是由于战争频繁,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玉皇大帝得知消息后,命王母娘娘带领七仙女来到昆嵛山,化妆成挑着篮子的村姑,到民间为百姓治病疗伤的传说构成。为了感谢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村民们也效仿制作了篮子灯。篮子灯由22人组成,男2人,女20人,男2人分别扮演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整个演出队伍的核心。女20人根据表演要求变化队形。舞蹈是篮子灯的重要构成部分,步法近似秧歌走阵式,队伍造型分别有“蜕皮”、“穿8字”、“五朵金花”、“龙摆尾”、“一支花”等。 “篮子灯”是一个重要道具,由一个铁制灯笼并用花纸装裱和灯笼内的电瓶灯组成。“灯歌”为固定套曲,歌词随传统节日等内容填词演唱。配曲有紧、慢之分。伴奏主要有锣鼓和乐器两部分组成,舞蹈时由锣鼓打点,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队形变换时,乐队伴奏停,由一人打快板,一人说唱。

  传说终究传说,如今大岚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挖掘整理,继承这一传统文化,搞的是红红火火,并且注入了新的内涵。每逢过年过节,乡亲们都自发地走上街头,一盏盏亮起来的灯笼成为了村子节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