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池的传说:峭壁撑天挂九龙

2013年12月22日 10:16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九龙池,位于苍山北麓,有高约百米悬崖石壁,居中梯列9个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者直径6米,深3米,小池直径不足1米,深6米。据《州志》记载:“九坎天然凿成,坎之巨者,渊深莫测。”

  九龙池,位于苍山北麓,有高约百米悬崖石壁,居中梯列9个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者直径6米,深3米,小池直径不足1米,深6米。据《州志》记载:“九坎天然凿成,坎之巨者,渊深莫测。”士人“以为有龙居焉”,故名九龙池。池水源于山涧泉水,甘甜清冽,清澈见底,终年长流不息。春时细流涓涓,池水碧波涟漪,回清倒映;夏时飞瀑奔溅,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宛如撒珠喷雪;秋天碧波荡漾,鳞光闪闪;冬时冰笋倒挂,含珠吐玉。有诗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被称为“齐鲁第一瀑”

  传说古时候,昆嵛山周围汪洋一片,偌大一个山峰,只露出一个尖尖,这便是东海的尽头。东海深处,有一座富丽堂皇的龙宫,龙宫里住着东海老龙王。老龙王膝下九子,大的叫大龙,二的叫二龙,依次排下去,老九叫小龙。

  兄弟九个,在海底玩厌了,住腻了,直想着大海以外的地方,看看新天地。这一天,弟兄们围着老龙王,恳求他想个出海的法子。老龙王捋着银丝长胡,笑着说:“这不难。离此地九九八十一里路,有一座九九八十一丈高的山,只要沿着悬岩峭壁凿出九道坎,就可踏着坎儿上青天。”弟兄们欢腾雀跃,即刻动工。

  大龙拿起镐,铁石相撞,“咚”地一声,差点震掉了膀子。他大叫一声:“难矣哉!等到凿出九道坎,小命准玩完。去他的,不干啦!”二龙拿起镐,“咚”地一声,迸出了一簇金花,大石头纹丝不动。他长叹一声:“咳!能在大海里玩玩就不错啦,何必异想天开。”“老四,上啊,快!”老三扯着嗓子叫阵,干打雷,不下雨。老五说:“爹也真会捉弄人,叫他来试试!”老六说:“谁来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老七老八看了看一直沉默的老九说:“兄弟,就看你的了,凿成之后,别忘了招呼我们一块上。”八条龙甩甩尾巴走了,只剩下了小龙自己。小龙攥紧了镐,咬紧了牙,一镐接着一镐,一天也不间断。磨秃了九九八十一张镐,苦干了九九八十一个月,凿出了九道坎。小龙欢天喜地的一层一层朝上攀,上了山尖。啊!绿水青山,白云蓝天,芳草茵茵,山花烂漫……

  不知过了多少年,海水退了,露出了昆嵛山。为了纪念小龙的勤劳,就在龙宫搬家的前一天,老龙高举孙悟空还来的定海神针,在峰顶的第九道坎上咚咚咚戳了三下,立时咕嘟嘟喷出了一股甘泉,这甘泉沿着九道坎撒珠喷雪,飞流直下,活像一条七彩斑斓扶摇直上的巨龙,后人呼之曰“巨龙池”。再后,人们根据九坎天然凿成,改名为“九龙池”,文人把它以“龙池喷雪”写进了《宁海州志》,并列为宁海十大奇景之一。

  也有传说,老龙王的九个儿子整日任性贪玩,所到之处大雨滂沱,江河横溢,百姓怨声载道。大禹率众治水,疏三江,导四海,终于制服洪水,并将九龙造孽之事禀告了玉帝,玉帝大怒,降旨罚九龙到昆嵛山面壁思过。

  洪水停了,但因九龙思过天一直不降甘露,又出现了大旱。数月无雨,江河枯干,民不聊生。无奈,大禹众人又向玉帝求情,希望玉帝放了九龙,好让他们为人间降雨。于是,玉帝在阴历六月十三这天派下南极仙翁在九龙壁下,宣读御旨,读罢之后,仙翁将他的宝葫芦向石壁扔去,九龙破壁而出,在悬崖之上留下了九道深深的沟坎。忽然一股清泉喷泻而出,如撒珠喷雪,飞流直下,更像一条扶摇直上的巨龙。顿时,天空祥云万里,天降甘霖,万物复苏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将每年的阴历六月十三定为当地的庙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