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

2013年12月23日 01:16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鲁仲子、鲁连。战国时齐国人,生卒年代不详,钱穆推算约为公元前305至前245 年。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少年师从稷下名士徐劫,十二岁即以“救急不救缓”立论,将齐国著名的辩士田巴驳的哑口无言终身不谈。曾三辩孟尝君,并令其折服。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将攻狄,去见鲁仲连,鲁仲连断言此战不会获胜。田单自恃曾击败来犯的燕国,挽救了差点覆亡的齐国,认为攻下狄地易如反掌。结果攻了三个月都没攻下。田单为此去请教鲁仲连,鲁仲连说:当初你在即墨与士兵同甘苦,临阵身先士卒,那时侯将帅视死如归,士卒也没人贪生怕死,所以能胜利。如今你被封邑加爵,黄金横带,只顾养尊处优,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能获胜。田单大悟,第二天亲临战阵,巡视城防,擂鼓挥旄,一举攻克了狄城。

  公元前260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赵王畏惧,诸侯的救兵也害怕秦兵而不敢相助,魏国救赵的将军晋鄙止兵于荡阴不再前进。在这种情况下,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到邯郸,想说服平原君让赵国尊秦为帝以换取和平。鲁仲连适游赵,他通过平原君见到新垣衍,抓住其只顾个人安危的心理予以痛斥。他一面揭露了秦用强权役使士子和百姓的暴虐本质;一面表示了秦国一旦吞并天下,他宁可蹈东海而死也,也不当他们的臣民的决心。他不仅希望用大义感动新垣衍,而且表明早已有救助赵国的谋略。接着,他援引历史的实例,说明帝秦之危害;又以殷纣对待三公的暴行为喻, 说明秦王必将同样对待投降他的诸侯,魏王也不会幸免。再用邹、鲁小国不向大国屈服的事例,激励魏国在战场上一决胜负;最后点明,一旦秦王称帝,不仅魏王不得安适, 而将军你也会失去以往的宠信。一席话,使新垣衍无地自容,不再说帝秦的事情了 。秦将闻之,为之退军五十里。恰好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秦军遂退去。事后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还要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着说:被称为天下之士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帮助别人排除忧患解决困难,如果他们收取了别人的好处,那跟商人有什么区别?我是不会那样做的。遂辞别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秦围邯郸之后二十余年,齐国派军收复被燕占据的聊城,一年多攻打不下,士卒死伤惨重。鲁仲连给燕国守将修书一封,绑在箭竿上射入城中。在信中,鲁仲连先是分析两军对峙的局势,指出齐军必胜、燕军必败,告诫燕将死守孤城是非忠、非勇、非智;又站在燕将的角度,分析归燕、降齐的不同好处;最后又用曹沫和管仲的例子,指出行小节、死小耻是不明智的做法,劝诱燕将不拘小节而成终身之名,忍受小耻而立累世之功,放弃聊城。燕将看到鲁仲连的书信,痛哭三日后引刃自杀,齐军顺利拿下聊城。

  明嘉靖年纂修的《新城县志》载:“桓台锦秋湖畔锦秋庄,稍北有鲁仲连墓,即古狄城旧址,先生逃隐地。”明嘉靖年纂修的《青州府志》所载地图,在高苑城正西偏北大王村附近,明确标有鲁仲连墓。

  《汉书?艺文志》有《鲁仲连子》14篇,今佚。

司马迁说他“好奇伟俶傥之画策”、“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苏轼说:“仲连辩过仪、秦,气凌髡、衍,排难解纷,功成而逃赏,实战国一人而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解西伟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