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
华严寺建于隋代,据《新城县志》记载:桓台县历代建有佛寺十二座,以高楼村华严寺最著名。当时规模宏大,金佛高耸,殿宇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佛号庄严殊胜,是黄河下游一带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
田庄镇高楼村西北侧有一座巍峨秀丽的庙宇建筑——华严寺。
华严寺建于隋代,据《新城县志》记载:桓台县历代建有佛寺十二座,以高楼村华严寺最著名。当时规模宏大,金佛高耸,殿宇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佛号庄严殊胜,是黄河下游一带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
据史料记载:重修前的华严寺成南北向,有三进院落组成。台壁用青砖砌成,青色石条压顶,正中有九级台阶,登上台阶即山门一间,山门檐下悬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华严寺”三个颜体大字。由山门里行是天王殿,过厅三间。过天王殿是第二进院落,雄踞于露台上的大雄宝殿是华严寺的主体建筑,整体为木制结构。大雄宝殿前左右各有配殿五间,硬山式台梁结构,青砖瓦,前出厦。大雄宝殿后是第三进院落,建有观音殿三间,结构与配殿相同,只是高了点。寺前有古塔,名“随文宝塔”,玄称浮屠高出云表,为远近游赏之所。明代万历年初,新城县贪官段文清相信塔内藏有金佛珍宝,强令拆毁古塔。中院有古槐一株,上悬一口铸有龙文图案和铭文的大钟,重400余公斤。钟、槐久已无存。
华严寺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得体,参差有致,历经千年,于明成化、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时有过修缮和复修,后变得残破不堪。华严寺作为桓台历史上12座佛寺的惟一幸存者,清末有诗云:“锦秋水畔华严寺,连亘荒村一带斜。云锁空廊闻吠犬,树封古殿宿昏鸦。苍松骨瘦寒龙月,石碣苔皴碎结花。危塔曾闻高百尺,千秋遗迹没烟霞。”此诗是华严寺在清末已是一派荒芜景象的写照。建国后,古刹又经历了诸多的政治风云,饱经风雨的洗礼,而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观音殿、殿前东西配殿尚存,虽然面貌残破,但苍老中仍不脱璀璨的气象,其文物价值极高,1984年华严寺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6月16日,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文化大县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抓好华严寺重修。”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及时行文批准对华严寺进行修复,并派员到现场对修复进行测绘、规划。市、县宗教管理部门很快为华严寺颁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礼请高僧常净法师出任古刹主持。2004年9月19日,华严寺重修工程破土动工,2006年11月,千年古刹再现巍峨秀丽的面貌。
据介绍,重修后的华严寺,其建筑风格为清式“皇家”气派。山门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整座寺院意境高远,错落有致,巍巍壮观。
山门前有11步青石台阶,山门檐下悬着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华严寺”,溢彩流光。山门暨天王殿为牌楼式,三门并列,中间一道为正门。山门的大梁以上为木制结构,彩绘为清式旋子小点金,门窗为古式木制,正脊两端正吻高耸,垂脊挑角仙人、走兽排列有序,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山门设计与建筑精巧,富丽雍雅。
过山门进入前院,正面为雄峙台基上的大雄宝殿,殿前两侧配殿对峙,庄严肃穆。大殿为全木制结构。大殿内置8根巨型木柱和四面16根巨型檐柱,把整个大殿的上部承托。大殿的彩绘为金龙合玺,整个大殿的彩绘,构图严谨,色彩鲜艳,笔法细腻流畅,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堪称精美绝伦。大殿是文物保护的重点建筑,这次重修保持了原样,但其用材考究。经能工巧匠们的精雕细琢,巧妙组装,大幅彩绘传承历史文化,这些使重修后的大殿更具历史文物价值。
东西配殿建于大雄宝殿前两侧,建筑形式为悬山过陇脊,博风板、门窗为古式木制,其他为泥混构成。彩绘为清式旋子小点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东、西配殿同雄峙于台基上的大雄宝殿浑然一体,更加增添了整座古刹的恢宏气势。
大雄宝殿后是第二进院落,正面是观音殿。观音殿基础及立柱为泥混,大梁额枋以上均为木制结构。正脊为二龙戏珠,两端正吻高耸,挑角仙人、走兽排列有序,垂兽昂首,彩绘为清式旋子大点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古式木制铁红花棂门窗,显得巍峨庄严而又玲珑秀丽。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