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纪念馆

2013年12月23日 00:04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王渔洋纪念馆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址忠勤祠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余年。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分东西主跨两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王渔洋纪念馆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址忠勤祠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余年。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分东西主跨两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馆内设7个展室和石刻园。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国家三级以上刻石185块;王渔洋生平展室,详细介绍了王渔洋历仕及吟咏不缀的一生。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陈列,供游人观赏。与忠勤祠毗邻的四世宫保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是国内仅存的砖坊,坐北朝南,气势雄伟,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王渔洋纪念馆于1986年12月9日建馆并对外开放,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8年公布为首批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渔洋纪念馆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了“王渔洋纪念馆”馆名。整个纪念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王渔洋纪念馆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分东西主跨两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王氏后裔,将其视为家祠。

  踏进王渔洋纪念馆,首先是两高大挺拔苍劲的松柏树。纪念馆东侧的石刻展室,立有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块块石碑,展示了王氏家族曾经辉煌的历史。

  在王渔洋生平展室,可以看到王渔洋当年一件件实物的复印件,了解了王渔洋历仕及吟咏不缀的一生。王渔洋,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今桓台),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刑部尚书。他在公务之余致力于诗文著述,主持诗坛50年之久,康熙帝曾征其诗三百首定为《御览集》,其诗,文,词共数十种560多卷,被誉为“一代诗宗” “文坛领袖”。

  出馆往东就是石刻园,它是在王渔洋纪念馆(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石刻园可谓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徜徉其中,景色秀丽,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名列水池中间,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中陈列,让人观后犹如走进了苏州园林美不胜收。二楼是书画名家陈列馆,有欧阳中石、李铎、魏传统等书画名家书写的王渔洋的诗词佳句,或遒劲有力或妙笔生辉或惟妙惟肖,让人倍感震撼,从中对王渔洋先生的诗词歌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解西伟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