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花边,俗称“棒槌花边”,系临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00多年历史了。临淄花边以制作精细,用途广泛,高贵精美等特点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赢得了“抽纱之王”的美称。
临淄花边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梭子长条小花边、棒槌长条花边和青州府花边大套。
梭子长条小花边
临淄的刺绣工艺由来已久。据民国9年(公元1920年)撰写的《临淄县志》记载:远在周代之初,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记述。梭子长条小花边,俗称兰杆,系土纺丝线织成。工具简单,式样古朴,其制作过程是:用一条木凳固定经线,然后用缠有丝线的木梭,依据图案在经线上来回穿织而成。这种花边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因用途的不同,花边的宽窄不一,长短无限,故有长条花边之名。梭子花边在织法上局限性很大,它只能在宽窄长短上下功夫,图案虽有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等,但只限于在这长条带上反映,不能打破带形规格。据考证,当时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近郊东古城、毕家、南马坊、皇城等地。
棒棰长条花边
式样上有不少改进,可以在长、短、宽、窄上随心所欲,图案可以多方连接,针法已有结花、稀布,双稀、密布方节等,用途仅供镶嵌直边台布、围裙和衣物等。大约在公元1887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前夕,德国传教士来到山东传教。在临淄县城、毕家、灯笼、崔家和临淄边界益都县的饮马村,发展了一些教徒。外国传教士们,在发展教徒进行文化侵略的同时,发现临淄的梭子长条花边与意大利的棒棰花边相似,他们为了牟利,乃将意大利的棒捶长条花边带进我国,首先在临淄地区教徒中传授编织技术。从此,棒棰长条花边,便在临淄生根而发展起来。这时生产的花边图案与梭子长条花边图案大致相同。针法有单稀、打结、松柏翅、三角稀布、蝴蝶等,式样还是长条。只是生产工具由棒棰代替了梭子。原料改用了白、灰色棉线。1901年《临淄县志》中,有“家家工艺、户户发网、恃此糊口者不下万人”的记载。
青州府花边大套
1900年,英人基督教牧师马茂兰在山东烟台开设了“仁德洋行”,由“仁德洋行”引进一大套满工欧式图纸,由临淄“裕成祥”花边庄试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欧式花边满工大套台布制作成功,在签订合同时,因当时临淄属青州府管,故称为“青州府花边大套。“青州花边大套”的成功生产,拓宽了临淄花边艺术的实用范围,由原来的小件增加了台布、餐套、床罩、窗帘、琴罩、围裙、披肩等,由原来几十个的规格增加到上千个规格。此后,临淄花边工艺不断改进。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边编织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于1956年建立了临淄花边生产合作社,老花边艺人得到了妥善安置,极大地调动了从事花边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到1956年,年产值达到105万元,居当时全县产值之首,出口创汇第一家。
1965年,临淄花边生产合作社改为临淄工艺品厂。在社会上,从事花边半成品加工的有三四万人,各类图纸近千套,规格几千个。满花小件大套,锁边绣花大套,小件,规格齐全,应有尽有。山东省抽纱公司也多次派员来厂蹲点指导。国外友人、客户也常来厂参观指导,厂内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厂内生产蒸蒸日上,产品供不应求,成为花边生产历史上的繁荣时期。
由于采取了严格管理措施,临淄花边生产步入良性循环时期,一时工厂名声大振,成为齐鲁大地花边生产的中心。临淄工艺品厂也成为临淄第一家外向性企业,第一家创汇大户。取得“国家生产许可证”注册了“齐城牌”产品商标。1959年,人民大会堂山东厅装修,其中一部分就用的是临淄花边。1973年,临淄花边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其产品介绍入编《中国工艺美术集》。新产品多次在《中国抽纱》和《山东绣花》等刊物作介绍。在各级美术品展览会上,多次获图案设计奖和产品创作奖。
近年来,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临淄工艺品厂破了产,继而诞生了几个私营小厂。这几个小厂由于经营灵活,从而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濒临绝境的花边艺术又得以发展。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