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令荀子: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

2013年12月13日 22:51作者:来源:大众网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不信鬼神”,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不信鬼神”,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荀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两位高峰并峙的大师。他们对人性的本源所持的态度恰恰相反,孟子的心地太善良了,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的心地也太善良了,不过,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恶”更需要教化,教化的途径是很多的,因而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在政治上便主张以法惩“恶”。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