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松枝鸟:鲁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松枝鸟是用秫秸瓤、新旧棉花、羽毛和五色颜料等物做成的小鸟,因插在松枝上销售而得名,是鲁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滕县松枝鸟产生于滕州市界河镇西西曹村,2006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松枝鸟是用秫秸瓤、新旧棉花、羽毛和五色颜料等物做成的小鸟,因插在松枝上销售而得名,是鲁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滕县松枝鸟产生于滕州市界河镇西西曹村,2006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20世纪60年代,滕州市界河镇西西曹村的村民们就有制作松枝鸟的习俗,并将其作为增加家庭收入的一项副业。
传说松枝鸟是鲁班所创。据考1926年西西曹村村民王德益外出闯关东,带回两只小鸟,经过反复试做,终于成功。从此,他就以此为业,当做谋生的营生干起来。村里人也跟他学着做,很快发展到全村家家生产,户户制作。逢集赶会,他们便从后山(狼山)裁来松枝,将小鸟盘插在枝间,沿街叫卖。红、白、黄、蓝,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小鸟,栖息在翠绿的松枝之上,煞是喜人,再加上价格便宜,于是十分畅销。随着产量的增加,西西曹村人便开始往远处销售,先是周边省市。由于制作成本小、价格低,外地客商便前来大量订购,少则几万只,多则几十万。后发展至全国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制作松枝鸟便成了西西曹村主要的家庭副业。每到冬闲季节,户户无闲人。一年下来,攒上几万、十几万,秋收后便由青壮年带出去销售,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大小城镇和乡村。
松枝鸟原料低廉,制作起来却十分繁琐,大小十几道工序,缺一不可。松枝鸟的制作工艺共分搭架子,包肚、包头,刷糊(即挂浆), 印鸟眼、画嘴、备翅子等四道大工序和十多道小工序。松枝鸟的规格一般分为五种,为一鸟、二鸟、三鸟、四鸟、五鸟,五鸟最大如鸽子,一鸟最小如蝈蝈。
松枝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颜色鲜艳逼真,层次细腻,色泽柔和。松枝鸟为吉祥喜庆之物,逢年过节,大人小孩手持一枝,喜庆祥乐之感油然而生。
在今天的西西曹村,只有王德金、赵恒莲夫妇仍在从事松枝鸟的制作。为了不让这门手工艺失传,他们还是坚持将该手工艺传给自己的儿孙。
责任编辑:郑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