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科学发展 实现蓝色跨越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接受了新闻媒体的专访。记者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就城市发展目标、实现蓝色跨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沽河治理、打造文化强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李群书记一一作了全面而深刻地回答。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接受了新闻媒体的专访。记者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就城市发展目标、实现蓝色跨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沽河治理、打造文化强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李群书记一一作了全面而深刻地回答。
记者:备受市民关注的市十一次党代会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本次党代会不仅全面总结了市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同时也为我们青岛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领导班子。在会议刚刚结束的时候,李群书记就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李书记,首先祝贺您当选新一届市委书记。
李群书记:谢谢。
本次党代会是一次继往开来、凝心聚力的大会
记者:这几天,我们的记者无论是外出采访也好,还是关注网民在网上点击率的上升,都可以看得出市民对本次党代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期待,所以今天这个专访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想听听您对本次党代会给予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李群书记:首先我代表本次党代会的主席团,向媒体的同志们表示感谢!正是由于各媒体的充分全面客观的报道,给整个大会营造了非常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次党代会,应当讲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全市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选举产生了青岛市参加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整个会议日程紧凑,代表们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圆满地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可以讲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次民主科学的大会,更是一次继往开来、凝心聚力的大会。
宜居和幸福是历史的选择,是老百姓的选择
记者:我们看到在这次党代会上,您在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关于青岛未来发展的新目标,要把青岛加快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幸福的现代化的国际城市。我想这个提法对我们老百姓来讲,是一个很有期待和向往的事情,您怎么来理解和把握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内涵?
李群书记:青岛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应当讲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十届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们青岛实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年来经济总量从4000亿到5000亿,去年突破了6000亿,达到66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300亿到400亿,去年突破了500亿,达到了566亿元;特别是我们青岛的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达到1.1万美元。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青岛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指标要求。这次党的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的,因此这次会议必须要对青岛的未来走向、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作出回答。但是经济总量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人均是一个平均的概念,报告里的统计数据下面,掩盖的差距问题,不和谐、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还是要予以高度关注。同时作为一个城市来讲,经济固然重要,可以说青岛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市,这样一个城市是不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城市?我想不完全是。青岛既应当是一个经济大市,更应当在此基础上研究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应当弘扬的城市精神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都要予以回答。经过反复调研,反复讨论,我们提出了宜居幸福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我们党九十多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宜居和幸福是历史的选择,是老百姓的选择,更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龙头”青岛应当发展得快一点、好一点
记者:在这次党代会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我们青岛要率先科学发展,这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青岛依靠哪些优势,真正能够做到在全国、全省率先科学发展?
李群书记:经过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青岛成为国家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实际上1984年我们青岛就被列为国家东部沿海十四个首批开放的城市之一,后来陆续又成为计划单列市,又成为副省级城市,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比较集中的城市。这是国家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理应发展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同时山东也对青岛寄予厚望,从199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就给青岛定位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特别是去年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又赋予青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地位。从山东发展战略来看、从“龙头”的含义来看,青岛也应当发展得快一点、好一点。我想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期待、人民的期待。我们就是要建设一个不仅物质富足、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应当成为一个和谐的、环境优美的城市,让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要强调率先发展,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力争先。
一定要瞄准海洋走向海洋,实现蓝色跨越
记者:在报告当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提法,就是青岛要实现蓝色跨越,这是基于我们在海洋科研教育和产业上的一种优势的考虑吗?
李群书记:是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次党代会报告首次用蓝色跨越来表述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我们知道,我们生存的地球表面5亿多平方公里,其中70%属于海洋,所以有人讲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拿到了走向海洋的钥匙,谁就掌握了未来,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青岛又是一个滨海城市,我们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有7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还有40多个海湾,有6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多于陆地面积,有非常好的海洋资源。我想更重要的青岛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教育、海洋科研优势,全国三分之一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集中在青岛,这是我们走向深蓝、实现蓝色跨越的最重要的条件。特别是这几年来,我们青岛的海洋科研人员发奋努力,创造了很多优异的成果,像我们熟知的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他的团队创造的海洋寡糖制备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所以海洋潜力巨大,在21世纪,青岛这座城市一定要瞄准海洋,走向海洋,实现蓝色跨越。
所以在报告中,我们提出青岛要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通过两大重要支撑点打造蓝色领军城市
记者:我想,蓝色领军城市这个目标,应该伴随很多的路径和技术方法来实现。除了刚才谈到的海洋资源、科研与教育优势之外,我们真正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发力点在哪里?
李群书记:这次报告强调了两大重要的支撑点,一个就是要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一个就是打造东部的蓝色硅谷。
西海岸经济区主要是所辖黄岛、胶南区域。这个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地图上看它处于我们国家北部京津唐经济区和南部的长三角经济区的中间核心地带,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具备发力的条件;同时它还拥有开放的优势,青岛乃至山东,国家级的开发区和一些省级园区,这个区域最集中,像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港区、出口加工区。在这个区域里还有两大国际港口,一个前湾港,一个董家口港,也将会为这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区域也有很好的海洋资源、岸线资源,青岛总共有7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这个区域就有近300公里,岸线条件也非常适合于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以及海洋二三产业。
另外一个就是蓝色硅谷,这是基于青岛的海洋科研、海洋教学优势提出来的。目前我们规划的区域叫“一园一区一带”。“一区”是指即墨东部鳌山卫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我们正在打造5平方公里的海洋创新科研聚集区,还有5平方公里的配套服务区。这个区域就是要集中海洋科研机构,集中海洋科研人才,集中海洋科研成果。目前,山东大学的青岛校区已在这个区域,国家海洋科研实验室也在这个区域,国家海洋局的深潜基地也在这个区域,今后它将聚集更多的海洋科研机构、海洋科技人才。“一园”,就是胶州湾底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国家级的,这个开发区未来的一个重要定位就是承接海洋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形成海洋高科技产业聚集地。“一带”,就是从即墨东部鳌山卫核心区向南,沿着滨海大道,一直延伸到崂山的科技城。在这一带当中,重点部署海洋科技的孵化,形成一条科技长廊。通过打造这个蓝色硅谷,进一步为蓝色经济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青岛企业要成为国际标准的寻标者、执行者
记者:在实施蓝色跨越的引领之下,青岛的产业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次党代会报告也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我们理解,一个城市和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像我们解放初期的享有“上青天”美誉的纺织业,像改革开放初期的白电产业,现在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谋划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让我们青岛真正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李群书记:中央强调要转方式调结构,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青岛如何落实好这条主线,这次报告提出了建设新型产业体系的目标。这个新型产业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青岛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制造业基础比较好,这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良好积淀,像海尔、海信、青啤,像后来的动车等等,确实为青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未来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它们应当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这些优势产业走向高端。在重视优势产业的同时,对传统产业也应当高度重视,因为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就是低端产业。从青岛企业情况来看,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000家左右,据我们统计有研发机构的只占5%左右,这个比例还很低,也就是说研发投入偏低。从企业的效益情况来看,有研发机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都在10%以上,没有研发机构的,销售利润率也就是5%左右,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传统产业一定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青岛的所有企业,要瞄准国际标准,盯上国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寻标者、执行者,同时也应当成为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进而出现更多的青岛标准,以使青岛的优势产业、传统产业都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领市场。
记者:说到实体经济,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岛这么多年形成了这样一种优势。对转型升级中央又提出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像新材料、新能源等等。青岛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哪些更好的举措?
李群书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支撑未来青岛发展的一个先导性产业,也是保持青岛经济具备竞争力的先导性产业。因此,新一届市委高度重视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步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环保这六大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同时,促进这六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海洋产业紧密结合,形成青岛独特的、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记者:去年十月份,您带领一个考察团,去印度服务外包业中的中心城市班加罗尔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这次外出考察对我们青岛未来服务业的发展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借鉴的作用呢?
李群书记:未来青岛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业也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或主导性产业,没有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可能有科学的新型的产业结构形成。同时服务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多、拉动消费能力强、增加地方税收比重高的特点,它应当成为未来青岛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刚刚研究了大力推进十大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十大领域的高端服务业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青岛和别的城市有差距的六大领域,像金融业、软件服务外包业、会展业等,这些我们都是有差距的;另一部分是我们有些优势的四个方面,主要是房地产、港口物流、旅游业等。对于相对劣势的,我们要加大投入、加大总量、迎头赶上,因为青岛具备这样的优势;对于已经具备优势的这些服务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