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书生留名著 遗产泽后世

2013年06月22日 21:38作者:来源:大众网

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那些声名传后的往往都不是因为拥有万贯家产、高爵显位,而是自己的思想、精神、文章所积淀而成的文化。

 

 

蒲松龄:书生留名著 遗产泽后世

——聚焦美丽山东系列评论之五十六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伊茂林

 

 

    “无不散者,世间富贵之场;有不散者,文人英灵之气。”300多年前,贫困潦倒的蒲松龄给后世留下了什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北线采访团6月22日走进淄博蒲家庄,深深感受到,聊斋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铸就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人们不禁慨叹:300年前的一个普通村庄,一介清苦书生,一部瑰丽奇书,竟穿越时空,形成如此壮观的旅游盛况,带来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

      “聊斋”、“文化”、“旅游”组合在一起绝非偶然。慕名前来游玩的人们,其实并不是被蒲家庄的自然风光陶醉,而是被这里独特、神奇的文化氛围所吸引。这浓郁独特的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又是来自一部《聊斋志异》,而这一切的最初“原动力”,都是因为300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个人,一个贫穷清苦、潦倒终生的书生——蒲松龄。

     站在蒲家庄,看着先生故居的一砖一瓦,村边的一草一木,300多年前,先生吟哦、疾书、叹息、思索的身影似乎依稀可见。从先生晚年“墨染衣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当孩子王”的自述中,让人清楚地看到,贫苦、失意、酸楚、无奈、潦倒几乎伴随了他一生。“穷书生”也许是先生留给同时代人们的最集中的印象。然而,先生采花酿蜜、集腋为裘,终成“孤愤之书”。正是这本“孤愤之书”,不仅让“蒲松龄”三个字永垂文学史册,更让他生活过的地方蒙上了一层泽被后人的神奇面纱,招来人山人海,招来财源滚滚。

     历史就是这么让人寻味,当时众多高榜得中、风光一时的达官贵人都如同过眼烟云瞬间即逝,比他们矮一头、低一等的蒲松龄却和他的诗文一起流传至今。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那些声名传后的往往都不是因为拥有万贯家产、高爵显位,而是自己的思想、精神、文章所积淀而成的文化。就是那些存在数百年的商业字号、庞大财团,延续生命最重要的遗传基因恐怕也是它的企业文化。

   三国时魏文帝曾丕在《典论 论文》中曾有这样的论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段在文学批评史上堪称精辟、精彩、经典的论述,直到今天读来还是那样发人深省、令人深思。物质利益的获取固然是人们的生活追求,然而,如果仅限于此,放弃了文化修养,那么即便拥有金山银山,也不过“荣乐止乎其身”。文化对于人生好比骨骼对于人体一样,没有了骨骼,不但寸步难行,恐怕连肉体也很快烂得无影无踪。于是乎,不仅很多人注重文化修养,很多城市也在建设自己的文化。据报道,深圳每年都要举行读书月活动,成千上万、各行各业的市民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每逢读书月,公园里、广场上、大道旁、树荫下,到处书声朗朗、墨香阵阵。不难想见,那种声势宏大、蔚为壮现的场面,使整个城市都会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气氛中。其实,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出现,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并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而市民营造的学习气息和文化氛围,无疑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无形的财富,成为这个年轻城市前进的动力。

     贫富穷达在人的头脑中本是些泾渭分明的概念,但怎么算穷?怎么算富?这又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不管是穷书生蒲松龄泽被后人的史实,还是深圳在全社会营造文化氛围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对我们提高个人修养,建设文化大市,或许都有一些启迪和借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春雨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