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沙荒地变身“聚宝盆” 夏津治沙让利于民

2013年06月18日 22:32作者:张帆来源:大众网

18日下午,当“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北线采访团来到夏津黄河森林公园的时候,公园驻地的西闫庙村村民马长山正与老伴一起坐在自家的桑葚树下向前来采摘的游客卖桑葚。“原来我们的桑葚都没人要,现在有了森林公园,不但吸引了游客前来采摘,还有了道路让桑葚运出山去。”马长山说,如今家里的几十棵桑葚树已经成了全家的致富树。

公园内桑葚结出的果实除了提供给来此的游客采摘外,大部分将被加工成特色白兰地和果醋。大众网记者马鑫 摄

黄河森林公园内的桑葚种植户们用竹竿“打”桑葚准备对外出售。大众网记者马鑫 摄

原来松软的黄沙滩如今已成为桑葚特色种植园。大众网记者马鑫 摄

“真甜!比糖还甜!”记者们采摘品尝黄河森林公园内的特色桑葚果实。大众网记者马鑫 摄

    大众网德州6月18日讯(记者 张帆)18日下午,当“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北线采访团来到夏津黄河森林公园的时候,公园驻地的西闫庙村村民马长山正与老伴一起坐在自家的桑葚树下向前来采摘的游客卖桑葚。“原来我们的桑葚都没人要,现在有了森林公园,不但吸引了游客前来采摘,还有了道路让桑葚运出山去。”马长山说,如今家里的几十棵桑葚树已经成了全家的致富树。

  据夏津黄河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和大多数黄泛区一样,黄河给夏津留下了一片面积为30.6万亩沙荒地,占全县总耕地的1/3以上,但是这种沙土却“不宜稼禾”,水肥极易流失,在风沙的作用下,这些沙土如同沙漠里的沙丘一样,肆意横行。

  “十几年前的时候,别说有人来旅游,风沙一起,当地老百姓生活都艰难。”马长山说,老百姓凭着种桑葚树生活,但是没有人上门收果实,也没有道路把果树往外运,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果子都烂在了树上,家里生活也不富裕。现在政府修了生态公园,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我们的桑葚销路就完全不用愁了。

  马长山所说的生态公园,就是夏津市政府在夏津沙区高标准建设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据夏津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士涛介绍,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共吸收民间资本1500多万元,在沙区造林7万亩,夏津县在坚持树木产权不变的原则下,与农户共同开发,政府投入建园区,采摘节期间每棵树为百姓补贴40多块钱,现在沙区人均纯收入五年翻了一番。

  “原来的桑葚一斤两三毛钱都没人买,现在在盛果期,卖给游客一斤是2-2.5元,卖给酒厂是1.5元,而这样卖桑葚,我们连家门都不用出。”西闫庙村61岁的闫法田说,现在每棵桑葚树的果实都不愁销路,一部分卖给了前来采摘的游客,另一部分被距离村子不远的酿酒厂统一收购走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开发以后,园内建设了5个千亩片林方、10个千亩特色经济林示范园区,种植桑葚、梨、杏、葡萄、冬枣等果品,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前来观光、采摘。

  “这就是绿色治沙的力量,现在夏津坚持有路必栽树,沿河要造林。”许士涛说,按照全域绿化理念,夏津继续推进生态廊道、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全年植树4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