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拆迁户最大优惠,30万棚改居民住进新房

2013年06月22日 15:48作者:赫洋 郭豪 吕斌来源:大众网

宽敞的道路,整洁的楼房。今天下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来到枣庄市薛城区燕山路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采访。经过改造,这里1200多户居民搬出了低矮逼仄的旧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同时,枣庄市还通过棚改项目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近年来通过棚改已经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让居民从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今天下午,西线采访团来到枣庄市薛城区燕山棚户区采访参观,工作人员向记者们介绍项目情况。 记者 郭豪 摄

记者们观看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对燕山棚户区的报道。 记者 郭豪 摄

目前已经有回迁的居民搬进来入住,记者们进入一户居民家采访。 记者 郭豪 摄

  大众网枣庄6月22日讯记者 赫洋 郭豪 吕斌)宽敞的道路,整洁的楼房。今天下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来到枣庄市薛城区燕山路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采访。经过改造,这里1200多户居民搬出了低矮逼仄的旧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同时,枣庄市还通过棚改项目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近年来通过棚改已经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让居民从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在燕山路棚改房大院内,绿地、小树、灌木丛随处可见,小区健身设施齐全。来到一栋楼的13层,住户徐峰对记者说,他们家原来住的是环境脏乱、房子破旧的棚户区,现在全家人搬进了新楼房,而且有两套房子,“环境比之前好多了,心情也是特别舒畅!”

  据了解,枣庄是一座老工业城市,计划经济年代,国家从枣庄共调出原煤4亿多吨,当年江浙沪50%的煤炭均由枣庄供给。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曾经的辉煌却难掩如今的尴尬。当时,看着周围其他城市的居民一家家搬进了漂亮的楼房,而枣庄市民却还只能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平房内,甚至建于1920年的平房当时还有人居住,这也让枣庄成为了当时山东省最大的棚户区。

  为了彻底改变枣庄棚户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从2007年开始,枣庄市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次年开工建设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直到2009年底,全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仍有140个,总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占全省棚户区改造任务的42%,涉及7.5万户25万余人。

  为此,2009年,枣庄市又实施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其中,燕山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340亩,征收改造总投资18亿元。在这个棚户区的拆迁工作中,枣庄市用46天完成了1241户居民以及12家企事业单位的搬迁。燕山路回迁安置工程总占地110亩,共计21栋楼、3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廉租住房70套,总投资约13亿元。为将棚户区改造与提升城市业态、发展城市经济、加快城市转型相结合,在燕山路棚户区回迁安置区域建设了特色商业街区——鑫街。该特色商业街区全长420米,宽35米,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不但可推动服务业发展,增强城市吸纳就业能力,而且将极大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燕山路棚改项目便是整个枣庄棚改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安置棚户区居民时,只要政策允许,枣庄市就给予拆迁户最大的优惠。薛城区对原房屋面积不足49平方米的困难户,一律补偿到49平方米。在坚持“拆一补一”原则的基础上,枣庄还对原居民院落、房屋外紧邻生活地块及一些附着物占地也予以补偿。燕山路棚改项目建设,仅补偿安置政府就“赔钱”1.7亿元。同时,新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由此上升到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并与建设低碳城市、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历史街区有机结合。枣庄市将楼宇经济、专业市场群、特色商业街区、邻里中心等要素注入棚户区改造,着力建设现代城市综合体。依靠棚户区改造,枣庄市新增商业面积190万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30万棚户区居民陆续住上新房。与此同时,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1%,比5年前提高6个百分点。

  几年来,枣庄在棚改工程中累计投资520亿元,在棚户区、老城区新建楼房1600万平方米,高层建筑从110幢增加到1200幢,比棚改前增长了10倍。依靠棚户区改造,全市新增商业面积190万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